北京端午节习俗
端午节是我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我国地域辽阔,各省端午节习俗也有所不同,你知道北京端午节习俗有哪些吗?北京端午节习俗有这么特点?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北京端午节习俗的介绍。
北京端午节习俗
北京的端午节从五月初一开始,持续到五月初五。除了吃粽子,插蒲艾,老北京人还讲究吃五毒饼。五毒饼是人们为端午节特制的一种圆形糕点,上面印着五毒(蛇、蜈蚣、蝎子、蜘蛛、蟾蜍)图案。据说吃了它可以增强抵抗力,灭虫免灾。
北京端午节习俗:吃五毒饼
北京民俗协会民俗学专家韩硕说,老北京的端午节从五月初一开始,持续到五月初五。除了吃粽子,插蒲艾,老北京人还讲究吃五毒饼。五毒饼是人们为端午节特制的一种圆形糕点,上面印着五毒(蛇、蜈蚣、蝎子、蜘蛛、蟾蜍)图案。据说吃了它可以增强抵抗力,灭虫免灾。
北京端午节习俗:喝雄黄酒
老北京人还有端午节喝雄黄酒的习俗。韩硕说,端午节喝雄黄酒是很有“说道”的。在“白蛇传”的故事里,有白娘子饮雄黄酒现出真身的桥段。因此,人们认为蛇、蝎子等害虫可由雄黄酒破解。大人喝完雄黄酒后,还要蘸着雄黄酒抹在孩子的耳朵、鼻孔处,以驱邪避害。
北京端午节习俗:“扔灾”
此外,端午节又称"女儿节"。家家户户都把女儿打扮得漂漂亮亮,头戴一朵朵石榴花。人们说石榴花是吉祥花可避邪除灾。出嫁的女儿这天也回娘家。她们用绫罗制成小老虎、桑椹、樱桃、葫芦、黄瓜、茄子,小辣椒等,用彩线穿成串悬在钗头和小孩背上,说这样可以避邪不染瘟疫。人们称它为"长命缕""续命缕"也叫它"葫芦"。头上还戴着蝙蝠等各式的"福儿"。到五月初五中午时扔到地上称"扔灾"。
“扔灾”也是老北京重要的端午民俗。五月初五这一天,妇女要佩戴红绒花,到正午时分要把红绒花摘掉,扔在路边,据说这样就可以扔掉身上的晦气。
北京端午节习俗:贴钟馗
从五月初一开始,老北京人家家都要在大门上贴上鬼王钟馗、祛瘟之神孙天师的画像。等到初五,人们要用毛笔蘸着朱砂给他们点上红色的眼睛。老北京人称作“朱砂判儿”。
北京端午节习俗:吃粽子
老北京的粽子也有讲究。与南方的糯米粽子不同,老北京的粽子用江米、黄米、小枣做成,俗称“二米粽子”。据说“二米粽子”要在端午节头天包好,第二天吃才劲道。
以上就是北京端午节习俗的介绍,朋友们现在知道了北京端午节都有哪些习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