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里的春运志愿者:让乘客带着温暖回家
穿上红马甲、戴上红帽子,经过十分钟的简单培训后,我正式“上岗”。带我实习的是一名经过正式注册的青年志愿者,来自重庆医科大学的大二学生蒋玲玲。我们的第一个岗位在售票大厅,负责在互联网取票机前帮助大家取票。
“我在网上买了车票,现在想取票,能帮我一下吗?”没想到刚到岗,便有几名旅客围了上来。
我试着按取票机上的说明一一帮他们取票。
“去观音桥在哪里坐车?”“请问这附近有银行吗?”……刚取完票,又一群旅客走过来。
面对他们的各种问题,“业务”还不熟练的我有些发懵。见状,刚帮旅客取完票的蒋玲玲赶快过来“救援”。
“你好!观音桥可以坐轻轨三号线直接到达;这里没有银行,但往前直行左拐有自动取款机……”见旅客满意离开,蒋玲玲说:“一些年龄较大的旅客或是农民工,非常需要我们的帮助。”
“小伙子,你快帮我看看,我该在哪个口上车?”在蒋玲玲和我搭话时,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着急地询问。老人80多岁,拖着两大包行李,准备从主城回梁平。老人自称退役军人,当年上过朝鲜战场,他手里拿着一张皱巴巴的户口页和一张从救助站申请的已经误点的火车票。
按照规定,救助站申请的免费车票是不可以改签的,只有重新申请车票,不过当天根本无法购到去梁平的火车票,只有第二天中午11点的车票。这就意味着,老人将在主城滞留一天,住宿和饮食都是难题。
最后,我们找救助站的工作人员“开后门”,为老人申请到了当天到梁平的长途汽车票,汽车站的工作人员还为老人开了“绿灯”,让老人直接上车,省去排队之苦。
火车站“综合服务台”处于旅客进站的必经之路,客流高峰时前来问询的旅客特别多。这也是我们的第二个岗位。“搭档”蒋玲玲已经忙不过来了,登广播寻人、询问列车信息的人络绎不绝。
一直到下午5点,我的双腿都站酸了,蒋玲玲偷偷凑近我耳旁说:“志愿者的工作就是这样,简单却能帮助到很多需要帮助的人,有劳累却充实,我们的职责就是要让乘客带着温暖回家!”我认真地点点头,投以赞许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