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鄂湘赣三年打通高速路 合肥至长沙有望直通高铁
今年省“两会”期间,某报与三湘都市报、江南都市报、楚天都市报等四省媒体联动,为“四省携手共建城市群”献计献策。上周末,随着长沙、合肥、南昌、武汉签订《长江中游城市群暨长沙、合肥、南昌、武汉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四角”雏形已现。
>>>交通
“铁陆空”齐头并进
四省签订的《长江中游城市群综合交通运输示范区合作意向书》提到,未来十年,将全面推进四省“铁陆空”建设。昨天,省交通厅相关负责人对未来四省交通规划进行解读。
在高铁方面,四省将打造“两小时城际高铁交通圈”。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届时合肥市民乘坐高铁两小时就可以到达长沙、武汉、南昌。
据了解,目前,合肥至武汉的高铁已经开通,合肥至南昌还没有高铁,“我省将修建合肥至九江的客运专线,与早已开通的九江至南昌的高铁相连。”该负责人介绍,目前正在进行前期准备工作。
合肥至长沙的高铁没有直开,需经武汉转车,下一步将会直开。“目前合武高铁的车速与武广高铁的车速不一样,下一步将调整控制系统,实现直开。”该负责人表示。
在高速公路方面,《合作意向书》提出“四小时高速公路交通圈”。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地理位置上与我省对接的省份有湖北和江西,我省与湖北对接的高速公路有三条,其中沪蓉高速、金寨到武汉的高速今年将建成,而岳武高速去年已经开工建设,2015年通车。与江西对接的高速公路有五条,其中黄山到婺源、安庆至景德镇的高速已经建成,黄山经祁门到景德镇的高速今年底建成,南沿江高速延伸到九江的一段高速今年开工建设,工期为三年。
对于打造四省都市圈的“一小时航空交通圈”,省交通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主要是针对通用航空,满足高端商务飞行、医疗救援等方面的服务。
>>>医疗
新农合跨省结算
今后安徽居民到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就诊住院,将和在家里一样方便。在长沙、合肥、南昌、武汉签订《框架协议》后,中部省份省会城市“四兄弟”将携手共同发展。
据介绍,四省会城市将实现城市医疗卫生资源共享、医院检验结果互认、疑难杂症远程会诊、新农合异地即时结算,建立紧密型医学人才、核心技术、急救服务等互惠体系。病人在合肥医院的检查结果,可以直接拿到武汉的医院,无需再做相同项目的重复检查,更加方便。
除了检查结果“互认”,在外打工的安徽农民也能在新农合报销方面享受更多政策。新农合在我省已经实现了定点医疗服务机构全覆盖,参合群众在任何一级、任何一个医院都可以享受到即时结报。我省是一个务工人员输出大省,每年异地结算都不是一个小数目,因此建立一个跨省异地结算的机制对于在外务工人员就诊来说十分重要。
目前,我省正和江浙沪、京广汉等地的农合办谈,今年有望实现省级层面和外省新农合异地结算的对接。
>>>旅游
知名景区串着玩
将合肥、南昌、武汉和长沙的王牌景区串联起来的旅游线路,想起来都觉得诱人。合肥市旅游局局长桑林兵说,近日合肥市已同另外三个兄弟城市签订了有关发展旅游的框架协议,未来工作的重点是打造无障碍旅游区,并推出“一程多站式”旅游。
“打造一体化的无障碍旅游区,旅游‘一卡通'也是一个意向,但是实现起来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桑林兵介绍,最近要着手进行的工作是打造“一程多站式”旅游。“所谓‘一程多站式'旅游,就是在一条精品行程中,把四省最精华的景点串联起来,形成多个‘站点'。”按照目前合肥市旅游部门的想法,这条精品旅游线路中,合肥的“拳头产品”将是环巢湖旅游,另外可能会把黄山、九华山等省内的王牌景点也囊括进来。
据悉,这项工作今年将由武汉市旅游局负责牵头组织,近期四地旅游部门负责人将坐在一起商讨具体事宜。
>>>其他亮点
教育
省教育厅高教处有关负责人说,目前四省高校互相都有招生计划,湖北在安徽的省外总计划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以武汉大学为例,在我省投放的计划逐年增加,安徽学子报考热情非常高,“未来看省里的意见,学分互认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农业
强强联手,共同造就长江中游农业带,已成为四省农业部门的共识。有专家认为,四省农业各有优势,存在较大互补性,由竞争变为合作,扬长避短,将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商务
“中四角”即将崛起,让人不禁遐想长江中游城市群构建一个统一大市场。省商务厅副厅长潘万金说,要建立统一的大市场,首先应弱化行政区域概念,打破地区封锁和部门封锁,取消一切妨碍商品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性、政策性限制。
投资
省商务厅副厅长潘万金建议,加强皖江城市带、武汉都市圈、中原城市群、赣南中央苏区等全方位开放协作,实现优势互补。政府要从区域全局的角度,考虑本地的产业定位、城镇体系和分工协作,提高各区域经济、特别是沿江县域经济开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