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手春运拥抱高铁
2012年9月28日郑州东站正式建成启用,12月26日京广高铁全线贯通后,站乘车旅客呈现出3倍的增长趋势,春运成为郑州东站启用后服务客流高峰的首次检验课程,对于客运值班员汪银歌来说也有着不同的意义。
2001年春运,是汪银歌从学生成为铁路工人经历的第一个春运,身为铁路世家的她才真正体会到春运工作,对于铁路人的那种艰辛、那种执着、那种付出。
站台客运员是她工作的第一个岗位,“快,从窗户把行李递过来,车快开了,快点啊。”“上不去了,再往里挤挤吧,都是赶着过年回家的。”在站台上,组织临客“绿皮车”旅客安全有序乘降,这样的话经常在她耳边环绕,为了回家过年、为了与家人团圆,拥挤的车厢永远挤不散旅客回家的心。
为了保障旅客安全乘降,每年春运前夕,车站都会根据春运特点,围绕业务规章、服务标准、设备操作、安全常识和应急预案等内容,对我们进行严格的业务补强培训,做到客流高峰标准不降。
人流涌动的春运,客运岗位人员略显不足,车站工作是四班制“白班、夜班、下夜班,第四天就是休班”,春运、暑运、法定节假日……凡是客流量较大的时候,第四天的休班她就要和许多同事一起到各岗位帮班,站台接车、组织乘降、答疑解惑、提供帮助,她深知作为一名铁路客运岗位职工“服务、安全、责任”要时刻扛在肩上。
回忆起自己春运工作经历,最让她记忆犹新的就是2006年以后的春运,“绿皮车”逐渐减少,随着国民素质整体提升、车站管理逐步完善,站台上客流拥挤的现象有所缓解,组织旅客列车乘降工作难度也减轻了许多。
2010年2月6日,“和谐号”动车组列车驶出郑州站的那一刻她也在现场,从“绿皮车”、特快空调列车到动车组列车,外观、座椅、设备、速度……作为一名铁路客运职工,亲身感受到铁路发展的“速度”她觉得很自豪。
2012年7月,汪银歌调到郑州东站工作,理论培训、封闭军训、实作演练、高铁站跟班学习……和路内单位调配人员、高职高专毕业生、复转军人和应届毕业大学生一起刻苦学习高铁客运各类知识,她决心用过硬的业务本领服务高铁、服务旅客。
今年春运是郑州东站启用后的首个春运,也是她工作历程中的首个高铁春运,经过4个月的岗位磨合,这个站不断规范服务标准、完善标识引导、改进管理方法,用高铁人共同的力量打响首场春运硬仗。
郑州东站是个综合性交通枢纽,春运期间每天运行动车组列车108趟,“公交化”运营模式,给铁路服务春运增加了不少运能,根据客流增长情况,增开14趟临客列车的运行方案,春运“一票难求”的现象也将得到缓解。
“不用买票,过了安检,候车厅里也有售票处。”汪银歌说她几乎每天路过候车厅售票处都能听到旅客这样说。这个站的购票乘车方式与郑州站有所不同,舒适、宽敞、明亮的候车厅内体现出铁路服务旅客更加“人性化”的设计理念。
春运期间,这个站已开通的4个售票处人工售票窗口略显冷淡,自动售票机前机关帮班人员与青年志愿者引导购票的工作量很大,花费1分钟时间旅客就能从这里成功购票,用时30秒互联网购票旅客就能完成取票。站内先进的购票、检票设备,大大方便了商务人群、探亲和外出旅行旅客的“快节奏”出行方式,随到随走、同城效应在这里得到了凸显。
地面标识、悬浮式标识、贴服式标识……各类动静态服务标识在站内随处可见,“有需求有服务,无需求无打扰”的“无干扰”式服务理念,访航空、学宾馆、优服务给这个站贴上了“星级”服务标签,连续性引导标识让旅客进站、购票、乘车、换乘,花费时间最少、步行时间最短。
拥有触屏查询信息的服务台,全天候为旅客提供列车问询、换乘咨询、针线包、小推车、轮椅……服务项目,从硬件设备到软件设施,从硬性规章到软服务,让乘坐高铁的旅客在这里不仅感受到“走得了”,更多体会到的是“走得好”。
高铁每趟列车在站停时短,提前为旅客放行,站台地标车厢位置整齐排队……站台上旅客乘车秩序与郑州站大有不同,旅客人群素质层次高,从以前的“车等人”到现在的“人等车”铁路服务方式转变被越来越多的旅客所接受。
“及时服务,服务及时。”汪银歌说,春运中“回答旅客一句话,帮助旅客办理一次业务,引导重点旅客顺利乘车”在她看来就是及时服务,是自己的举手之劳,对于受助旅客则是极大的便利。一次,她送一位携带大量行李临近预产期的孕妇乘车,几天后竟接了一通她怎么也想不到的电话,手机听孔传来婴儿的哇哇哭声后,受助的孕妇告诉她孩子已经平安降生,并感谢她乘车时给予帮助。
累了,要记得让心摆渡,倦了,要记得回家的路。春节,回家过年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春运,为了更多的旅客能回家团圆,大多数铁路职工都是常年放弃与家人团圆的时间,服务春运全过程。
铁路客运工作没有“累”和“倦”,汪银歌作为一名长期从事铁路客运岗位职工、一名高铁站客运领班,10余年没和家人一起看过一场春晚、没和孩子去老人家里拜过年、没和丈夫置办一次年货,谈到自己的家庭和孩子,透过她的眼睛能够看到许多的辛酸,“睡美人”是今年6岁的儿子给她起的外号,因为儿子见到她的大多时间都是在睡觉。汪银歌说:“看到候车厅形形色色出行的旅客,牺牲个人就能畅通许多人回家的路,让旅客满意,牵手春运、拥抱高铁,作为一名高铁客运职工她觉得很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