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长廊”扮靓高铁昆山段
傍晚时分,位于古城路与前进路交叉口的莲湖公园里的人陆续多了起来,有尽情嬉戏的儿童,有悠闲踱步的老人,还有骑行的年轻人,一幅高铁速度下的慢生活画卷由此缓缓展开。莲湖公园是高铁昆山段“绿色长廊”中的大型景观绿地之一。一条横穿全市的高铁景观生态廊道已经建成,总绿化面积达680万平方米。
京沪高铁在我市境内全长31公里,经过高新区、开发区、陆家、花桥经济开发区五个区镇,不仅是一条交通大动脉,也是一个全面展示我市优美人文景观和城市建设风景的窗口。早在2010年,我市就结合环境整治的要求,对高铁沿线进行拆临、拆违、填埋、平整,并按照整个区域生态环境现状,建设绿地,形成了具有昆山特色的高铁绿化景观。
“高铁花桥段北侧有一片生态农业区,我们把北侧建成万顷良田生态湿地,南侧则利用原有水面河道,建设花桥生态园,形成一个以高铁绿廊为轴心、宜田则田、宜绿则绿的面积达169万平方米的生态板块。”市绿化办一位工作人员介绍。
据这位工作人员介绍,我市在建设高铁沿线生态绿廊过程中,走出了一条“三结合”的绿色生态绿廊道建设之路:一是乔灌草相结合,生态廊道以乔木为主,营建以乔木为骨干的复层植物群落;二是绿线与绿点相结合,沿线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彰显防护与景观效果;三是绿廊与农田林网相结合,加强城市规划区内的湿地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充分利用原有水体、农田等,通过改造升级,形成集景观、生态于一体,生态、功能相统一的新型都市风貌。
在这样的建设理念下,高铁花桥段结合周围水网和湿地建设生态园和农田林网万顷良田,形成具有浓郁水乡韵味的独特都市田园风光。与京沪高铁相交的金阳路段则重点丰富各类色叶行道树、乔灌木,打造以乔木为主的绿地空间,与金阳路立交一起,形成高低错落、层次分明的城市公共生态绿地空间。高铁东城大道段与老铁路、金阳路、城铁等交会,是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我市充分利用枢纽地块,建设以乔木为主、面积约100万平方米的交通生态绿地。而巴城段结合城际公园、阳澄湖,打造环湖、环铁路慢行系统和生态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