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网,www.huochepw100.com

扮靓东大门 京沪高铁沿线环境综合整治成果掠影

2013-05-09 20:30:39 火车票预订

  京沪高速铁路作为连接城市之间的交通主动脉,既是国家重点工程项目,也是沿线城市展示对外形象的重要窗口。京沪高铁沿线国土面积占全国的6.5%,人口占全国四分之一,GDP占全国30%,可以说是中国经济发展最为活跃和最具潜力的地区之一。京沪高速铁路无锡段全长50公里,全程均为高架段,途径江阴、惠山、锡山和新区,无锡唯一的站点设在锡东新城,因此周边环境整治尤为重要。

  微风拂面,清爽宜人,春意盎然的锡东,道路绿色掩映,河塘碧波荡漾,村落干净整洁,崭新的高楼融合在青山绿水间,正可谓触目皆生机、处处共繁荣,这一幅幅美景正是锡东新城开展高铁沿线环境综合整治的累累硕果。

  高点定位雕琢京沪靓丽风景线

  作为无锡未来的城市副中心和锡山区未来的行政文化商务中心,锡东新城在高铁沿线环境整治之初就明确提出,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就是打造城市综合竞争力,不仅要在新城开发和城市化上迅速取得突破,还必须在城市环境面貌上尽快树立现代化形象,为新城下一阶段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和强大动力。2012年8月高铁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启动后,锡东新城就以此为契机,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环境整治攻坚战,努力打造精致、绿色、和谐的山水新城,全力雕琢京沪沿线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为提升高铁沿线商务区段环境档次,新城方面委托江苏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院进行整体设计,以“展江南田园风情,创绿色生态长廊”为主题,以“一带、二区、三网、一点”为总体规划布局,并根据沿线纵深范围分三个层次实施整治。

  首先是铁路用地红线内,拆除违章建筑和破旧建筑,既有建筑及围墙出新,清理垃圾污水,物料堆放整齐,绿化亮化美化等。其次是铁路红线外侧至100米范围内,要求场地整洁,全面达到“六无一有”标准:无违法私搭乱建的建筑物及其附属物、无破旧建筑及残墙断壁、无乱堆物料、无暴露垃圾渣土及“白色污染”、无违法及破旧广告牌匾、无河塘漂浮物;有绿化隔离带或隔离墙。再次是铁路红线外侧旅客视野所及500—1000米范围内,因地制宜地对沿线村庄、农田林网、道路网、河湖水系网、企业烟囱进行综合治理,达到“村绿、山青、整洁、路畅、水秀、无黑烟”的标准。

  亮点纷呈展示地域文化特色

  京沪高铁锡东新城段,双泾河至走马塘,全长7.5公里,沿线视野开阔,村庄和水系点缀其间,具备良好的景观基础,有利于展示特色。此番沿线绿化工程总投资4200万元,实施绿化60万平方米,种植榉树、樱花等苗木品种37种。众多节点犹如点睛之笔,将沿线的风景装扮得更加靓丽夺目。结合高铁行车速度,沿线分为田园风光粉黛人家、水乡风韵和绿色商务港活力生态城三种风格的景观节奏段,集中展示无锡地域文化特色。

  道路整治:锡山大道节点,长980米,整体提升原道路绿化水平,实施面积4万平方米,种植香樟、银杏、桂花、广玉兰、女贞等27种,3000余棵。同时启建杨家浜水利工程,做成沿线原生态景观。万泉路节点,与高铁平行,按疏林草地进行景观绿化,实施面积5万平方米,种植香樟、银杏、朴树、垂丝海棠等1000余棵。该节点与九里河风光带建设相结合,与亭台楼阁、清水平台、木栈道浑然一体,形成一道风景线。锡沪路节点,两侧20米以草坪为主,20米外以大树和灌木、球类相结合,形成3个绿化组团,实施面积10万平方米,种植香樟、银杏、红枫等100余棵。胶阳路节点,全长2000米,按风光带标准建设,以地形与旱溪景观为特色,实施绿化13万平方米,种植乔木2300棵、灌木5000平方米,建造标准达150元/平方米。

  九里河风光带:高铁沿线景观打造的一个大手笔是与高铁线交织延伸的九里河风光带。风光带规划设计以碧波柳岸为主题,以安全性、景观性、功能性、生态性、经济性为设计原则,坚持以人为本、自然优先的设计理念,构建贯通河流两岸的慢行系统,通过河、湾、塘、滩、路、桥、亭等景观元素以及大尺度的林带、花带的灵活布局,形成流畅、飘逸、绵延不绝的空间序列,使人可以在城市中体验四季自然生态美景、感悟人、水、绿交融的和谐。九里河沿河两岸将重新恢复自然与生态环境,茂密的树林,蜿蜒的流水,成为高铁沿线和城市景观的主要骨干。

  村庄整治:这次专门以高铁乘客的视觉感受和村庄的区位为依据,分为重点村庄、一般村庄两类展开建筑风貌整治。距离高铁约50—500米的为重点村庄,住宅屋顶统一换成黑瓦,建筑外墙粉刷白色涂料,门窗、阳台、露台修补整齐、清洗干净或翻新,增加墙面腰线、线脚、檐口、女儿墙等,修饰立面效果。距离高铁500—1000米以外的为一般村庄,屋顶颜色统一,建筑外墙翻新,刷成白色。

  以人为本做好做实惠民工程

  城市环境是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热点,更是折射区域形象最直接的窗口。环境整治的根本目的在于为群众打造一片赏心悦目的生活环境。随着六大工程的全面实施,锡东新城原先的不少“煞风景”变成“好风景”,这项惠民之举赢得了群众一致夸赞。

  一是建筑风貌整治。采取违建整治、外墙出新、屋顶换色三种方式,对有碍观瞻的破旧棚圈、围墙、圈舍管理房、旧机库、旧厂房等各类违章、破旧建筑物一律拆除;对村庄民宅、企业厂房及其附着物的水泥墙面进行粉刷,并增加70厘米的灰色墙裙和30厘米的灰色腰线;对沿线彩钢棚屋顶按照“违法建设限期拆除,企业厂房自行整改”的原则将色调整改为水灰色。

  二是环境卫生整治。对秸秆、枯枝、塑料等显见性生产生活垃圾一律清除;对沿线违章广告牌、乱涂写乱张贴进行全面清理;全面清除有碍观瞻的暴露垃圾、乱堆放物料。

  三是河道水网整治。清理门前屋后家塘家河的淤泥和水塘漂浮杂物;对高铁沿线300米范围内的显见性河道,结合沿线绿化做成水系景观。

  四是蔬菜大棚整治。蔬菜大棚共1850亩,主要集中在山河村,分3个区域进行整治。北中路以北的450亩蔬菜大棚为蔬菜基地,保持现有格局,将看棚用房改造规整,全面清理乱堆放及暴露垃圾;北中路以南、新锡路以东的1200亩蔬菜大棚进行全面清障,该地块即将引进国际花卉交易中心项目;北中路以南、新锡路以西的200亩蔬菜大棚,根据各种植户土地租赁期到期情况逐个清理。

  五是村庄整治。对保留村庄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提升整治;对未列入整治计划的拆迁村庄,原则上以高大乔木遮掩、墙体出新、加强保洁等方式进行整治,对拆迁废墟及时清理覆土。

  六是绿化工程。以苗圃生产结合绿化景观的思路推进实施,无锡东站核心区段1.5公里保持原有绿化,对拆迁地块、未覆绿地块进行见缝插绿,提升整体景观形象;郊野段100米范围内以苗圃种植为主,按照农田林网、荒山荒坡、河湖水系、道路网等不同的地形地貌因地制宜做成景观绿化;郊野段100米至1000米范围内因地制宜种植苗圃、美化农田和围村林绿化,绿化工程选用银杏、无患子、枫香、臭椿、香樟、中山杉、水杉等苗木。累计种植苗圃达5000余亩,这些苗圃不仅使暂时未用的土地得到充分利用,提升了景观效果和生态环境水平,更是一笔不小的财富,是实打实的“绿色银行”。

● 往下看,下一页更精彩 ●
相关阅读
  • 公路资讯
  • 铁路资讯
  • 天气资讯
  • 公交资讯
  • 酒店资讯
  • 春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