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安全管理岂能感冒
“安全靠管理,管理靠干部”,干部作风不实将会导致安全“感冒”,极易引发安全事故,如何有效应对安全中的“感冒”,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药:
首先,从安全管理流于形式上下中药。有的干部对安全问题了解不深、不实、不细,动态掌握现场情况不清,现场管理经验跟不上设备、设施变化,现场卡控能力弱化。不能深入一线摸排隐患,不能跟职工有效接取“地气”,安全工作只注重形式、走过场、凭经验,干部业务素质不高,说话没有“底气”,没有解决问题的措施,却有抹平“问题“的能力,工作成绩浮在表面,安全隐患却深埋地下,安全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对此我们就需要有效的调理,制定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结合问责机制,创新安全管理形式,辅之以考核制度,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将安全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立起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
其次,从安全管理意识上下猛药。有的干部不能根据现场情况展开安全教育,导致职工必须弄清楚的问题没有讲深、点透,职工应该弄懂的业务、安全知识蜻蜓点水,一带而过。安全教育缺乏更深层次的说服力,给现场安全作业埋下了隐患。安全文件的传达、学习、落实、整改只停留在“文件本身”,车间、班组“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没有“举一反三”制定整改措施。对此要狠抓干部安全思想教育,增强干部安全责任意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使其对安全生产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有深刻的认识。对于“不作为”的干部给与严格的考核,并且落实追踪整治、责任到人,确保做到药到病除。
最后,从安全管理“好人主义”上打预防针。有的干部遇到问题或者碰见棘手的事情“睁一眼闭一眼”,“讲人情,讲面子”,实在躲过不去“大事挑小”,避开关键环节、主要问题,导致职工在“两违”问题上存在侥幸心理,这也是一些事故屡发的根本原因。防止“好人主义”关键还是在管理,要让干部明白“好人主义”也是“害人主义”,不光害别人同时还在害自己,到头来也得不到广大职工的认同。干部要提高管理水平,勤于管理,善于管理,要有把“麻烦”留给自己责任意识,同时,建立起科技保安全的机制,工作现场无缝隙监控,以事实为依据,以制度为准绳,有效防止安全管理“好人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