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丽温铁路泽雅隧道主体基本完工 全长12030米
全长12公里,横跨温州、丽水两地的金丽温铁路泽雅隧道进入最后扫尾工作,即将迎来通车前的最后一项大考:全线联调联试。昨实地探访了这条“华东第一长隧”的准备情况并采访了工程总工程师,揭秘这条华东“最牛”隧道施工中闯过的重重难关。
贯通12公里花了足足4年
金丽温铁路温州段全长32.7公里,主要位于瓯海区境内,部分经过鹿城。该段共有桥梁20座(共计8.64公里),隧道10座,总长度达27.1公里(含泽雅隧道丽水境内约6公里),桥隧比约90%。其中的泽雅隧道全长12030米,是目前华东地区最长的铁路隧道,也是金丽温全线的控制性重点工程。
泽雅隧道为单洞双线隧道,主隧道采用双块式无砟轨道(又作无碴轨道,是当今世界先进的轨道技术,可以减少维护、降低粉尘而且列车时速可以达到300公里以上),铁路等级Ⅰ级。隧道进口位于丽水青田小口村,出口位于温州瓯海泽雅麻芝川村。
“这条隧道是‘最难啃的骨头’,让工人吃了不少苦头。2010年11月正式开工,到去年12月9日全线贯通,工期长达4年。”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公司金温扩能改造工程指挥部第一分部总工王超介绍,泽雅隧道由该分部负责施工,隧道的铁轨铺设作业也于今年7月完成。
截至昨天,泽雅隧道主体工程已经基本完成,仅剩下外围的绿化、地面平整等附属工程。工作人员介绍,这些收尾作业将在16日前完成,随后进入联调联试。
两处斜井穿过山体,隧道六处同时开挖
泽雅隧道地处浙南山地,属构造剥蚀山区,隧道断层、构造带总计11处。此外长隧道通风、排烟难度大,且多处地段还存在高地温、硬岩岩爆、突水及涌水等情况,这些都给施工带来了极大的难度和安全风险。
泽雅隧道最小埋深(隧道开挖断面的顶部至自然地面的垂直距离)约50米,隧道最大埋深约660米,属深埋长大隧道。技术人员介绍,位于山体内部深度在四五百米以上的隧道,都可能因高地应力而发生岩爆等情况。“地应力是地表存在的一种能量,我们对地表的改造,都会引发地应力。地应力最大的表现就是岩爆现象,顶部的石头崩下来,钢架都被砸坏过。所以每开凿一部分隧道我们都要花一个多小时让山体释放地应力。”王超说,为了确保施工的安全,他们需要安排专人开展巡查,在可能发生岩爆的隧道顶部打小孔、喷洒高压水,以释放高地应力。
为确保隧道建设不拖建成通车的后腿,施工方采用了“两斜井、进出口四个作业面”的施工方案。
除了从青田、泽雅两端实施隧道开挖作业,施工人员还从青田、瓯海两处山体开挖通向隧道的斜井。“两处斜井从隧道中间分别实施双向开凿作业,加上两端的进出口,共有6处作业点可供施工。”王超说,最多的时候能有6组700多名工人同时在隧道内各处作业,大大提高了隧道开挖速度。
隧道低于泽雅水库水面30米
泽雅隧道下穿泽雅水库上游山谷,技术人员介绍,经过泽雅的铁路曾有过架桥上跨泽雅水库的方案,因泽雅水库为一级水源保护区,最终改为现在的方案。
“从山体穿过的隧道,其地面大约比附近泽雅水库平均水面还低30米,两者之间最近的直线距离仅有480米。”王超介绍,根据设计、勘查阶段的结论,水库并不会直接影响隧道。但在实际施工中,瓯海境内的渗水甚至涌水情况比青田段更为严重,往往会出现一边施工一边抽水的情况,这也对隧道的防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于部分出现涌水情况的路段,施工人员采取了全断面注浆的作业技术。“首先是把这一段隧道用混凝土完全浇筑、堵上,然后再在混凝土中间开挖,留下外围一圈混凝土起到稳固、防水效果。”
此外,全段隧道都有数十厘米厚的混凝土包裹,混凝土层外围还加有塑料防水板,塑料防水板外还有排水板,将可能的渗水引导入隧道底部的排水沟流出隧道。
到了冬天
工人也赤膊上阵施工
受到山体内部地热的影响,隧道中一些路段常年维持着40℃以上的地表温度。“到了冬天,工人们也都是赤膊上阵施工。”王超回忆,最多的时候700多名工人一天能够喝掉2.5吨饮用水,甚至有人因高温而中暑晕倒。泽雅隧道施工期间,施工人员共从大山深处挖出了150万方实方(经过夯实的弃渣)。
如今,隧道已进入最后的大扫除阶段。
“无砟轨道对隧道内环境要求很严格,不允许有施工粉尘等漂浮物存在。”王超介绍,列车高速驶过将会造成隧道内的积尘扬起,“这些扬尘虽然不会进入封闭的列车车厢内部,但弥漫的粉尘也非常影响乘客的观感。而且前车造成的扬尘还会影响后车驾驶舱的视线。”
吸尘器、高压水枪、水泵、拖把齐上阵……12公里的隧道被划分成一段段,工人们分组进行清洗。昨天中午,泽雅麻芝川村的几位村民登上金丽温铁路高架桥,参与最后一轮的隧道清洗作业。“除了我们人工洗,还有一辆装满水的罐车会来回开过冲洗,一车能拉五六十吨水。”麻芝川村民老麻说,轨道清洗预计今明两天即可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