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江南:西子依依
清晨,我一人打苏堤走过,在三月的春风里感受西子的魅力。那一汪碧潭,自我孩提时,就是萦绕于心的人间胜境。图画中的美景、传说里的故事,动静之间,浓淡相宜,让自己时时惦念那梦中的风荷柳影,以及未曾亲睹的沙洲长堤。那份迷恋,出离于感官而融汇于文化和传统,低徊在追寻历史与风物的性情中间,不为景观的变迁所动,不被人流的嘈杂所扰,了然在胸,归静于心,似柔波轻拍湖堤,去去来来。
湖畔的柳条低垂,嫩嫩的芽,柔柔的枝,湖风一起,就随着风向招摇,忽左而忽右,柔美里富于韵律,像极了娴雅的舞者。随行里,一片浅淡的绿意之外,偶尔旁斜生出几株的桃树,粉红的蓓蕾尚未舒展,很害羞的样子,细碎地点缀出一幅写意风景,荡漾的水波里桃红柳绿。跨过一座拱桥,凭栏眺望,晨雾淡雅,沙洲寂寥,载客的舟楫从桥洞穿过,船身半遮半掩在垂柳间。船桨划开一道水波,缓缓荡漾开去,渐渐远去。
我,随性而行。看到“花港观鱼”,就随着人流进去,挤在一起看一池锦鲤,拍下照片以示记忆,却寻不着一个安静的角落。厌烦了,就在纷扰间选择无人的小径,站在湖边依柳观远。直到人家走了,才走到那绚烂的樱花树下,旁观一树素雅,与偶尔经过的路人擦肩而过,复归于自然与安宁。独自往前,就少了游客。两旁的草坪上,芳草萋萋,偶尔碰到一只松鼠,在草丛里蹦蹦跳跳,稍有响动,就顺势窜到树上,忽而纵身一跃,就隐身于浓密的香樟树里,不见了踪迹。待走到“苏堤春晓”的碑刻前,无人来往,就可以安安静静地从不同角度穿过柳芽,透过花蕾,将碑亭春色存留在底片上。
就这样走走停停,穿出了苏堤。循着灵隐寺的牌示,经过了岳王庙,隔街就看到“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楹联。我打门口过,却不进去,心怀敬意而节省开支,只是继续向前。不经意里,就看到了江南文学会馆,路过林风眠故居。这样的去处总是清静,一座老旧的宅子,拙朴、厚重,传递着历史和文化的信息,远离于尘世的喧嚣之外,为大多数所忽视。
离开杭州的时候,记下一首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