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履古寺悟明岩
云履古寺悟明岩
张春耘
“佛宗道源,山水神秀”。想不到在半年前“十一国庆”期间到过天台,游览过赤城山、国清寺、石梁、华顶等代表景点之后,今年阳春三月我又有幸再次来到了天台———明岩古寺。所不同的是,上次是自助游,而这一次则是应一位阿姨的佛约。
双休日的周六天气甚好,天上无云但我心如云,游人甚少但我心浮游。下午一点半多,我们一行四人从宁波出发驱车一路疾驶,自天台县城下了高速,直奔西南。按图索骥过平桥、街头两镇进入山区。路虽然曲折,但不时的有岩石或山头给你一个心情的冲动,至今有个象狒狒的巨石给我的印象依然很深。大约经过2个多小时奔波,下午4点多,在穿过一个叫张家桐的村子后,自茶山溪一石桥前向右拐弯,穿过一个山洞,我们就到明岩了。据介绍,明岩与寒岩同在一座寒石山,相背而处,绕行约4公里,是一处两岗夹峙、潜藏山腹、宽40米、深350米幽邃峡谷,传说当年寒山就在这里隐居。现在,已经有1800年历史的古寺也在新的主持释悟贤法师的努力下逐渐地恢复,但只是由于名气与交通的关系一直少有人来。
明岩古寺谷口向东,正对从九遮山而来的茶山溪。按照寺里人所说:明岩左面为“白象”伸鼻戏水.右面“雄狮”伏地守门。但是根据我的反复观察与思索,我觉得狮象所在不应当是目前他们所谓的谷口左右而应当是谷北山面的左右两侧。因为按照他们所说的狮子为谷左北山,实际上其与象更惟妙惟肖,而且为两个:向东的象从谷中迎面而来:大耳如扇,两目确然;而向北则象目点睛,为大象的侧身像,长鼻顺山坡而下,面对溪水从下面山坡中直立而出的白石则是戏水的象鼻口,这决不是什么狗尾巴。而目前谷口的南一侧山坡是无论无何看不出什么白象的。但现在山谷北山的右侧,也就是西山头上所谓的回首神猫,其实就是伏地的“雄狮”。而且在这两延伸的山坡之间的山面上有狭仄的山洞,我看出那里真的恰似修长的观音。“左狮右象中观音”,这才是原本的佛家所喻。“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由此“佛门”,我不禁感慨:世间很多事情原本是对的,但是往往经过了历史的淡忘而重新拾起的时候,物虽是但人却非,不是正确的认识了。这原因恐怕就是佛家所说“执着一念”的惘然使之:认为明岩两侧就是谷口两侧,其实“谷外天地大,真相在佛边”。如果断章取义认为明岩只是一个狭仄山谷的概念,那真的就是“以偏盖全”,一谷障目不见山了:明岩是山谷,明岩更是周围山脉的统称。置身于错误的认识,迷惑的不是山石,而是人自己。
明岩古寺的门墙下部分为卵石相垒,上部分为瓦片相叠,寺门上书“明岩古寺”。虽然是新建,但也因为石头、青瓦的关系,也显得非常古朴质拙,颇具历史感,让人感觉庄严。车开进寺庙,里面正在建厢房。寺庙确实不大,但殿堂在整个山谷中错落有致,隐约藏匿,尤其是晚上更感深邃。是巧合也是机缘,我们刚进寺就碰到了本寺的女主持释悟贤法师,是同行阿姨的师傅。悟贤法师慈祥而和蔼,不时的“阿弥陀佛”向来者照应。对于她,我从网上通过查阅也多少了解了一些:她克服了重重阻力压力,取得了全国首例涉及宗教行政案件的胜诉:在为利所趋的景区开发中维护了寺庙的独立,印证了“佛法无边”。看着这位年迈而健朗的老者,我不由心中充满了敬意。当晚上伊来到我的客房说起这件事情,虽然我因为语言的问题不能完全领会她所讲,但是我很明显感觉到了她脸上佛光般的兴奋:这不仅是信仰与历史的胜利,也更是无惧无畏的结果,一切追求在很多时候只有不放弃才能求得圆满。后随其在她修行的山洞中打坐,我更感觉了一种平凡与不平凡的结合。因为我后来知道:其实这里真正的修行者也只有她一个,其他则是居士与香客。这里的一切:包括寺门、大殿、佛像等都是她一点一点努力的结果,这让我很是惊讶一个有坚定信念的普通人的伟大与不凡。
进入寺内谷口区,首先看到的是俯卧在地的眠犬石,不过给我的感觉:此石还是原名“小狮伏地”更好,因为更符合其形象:前部分草木葱然,形成了狮子的棕毛,为狮头;后部分石面裸露勾勒出狮身。当然此石事实上比一个狮子要大多了,但是相对象山自然要小多了,因此也只能称小狮伏地了。改名据传是因为清代礼部侍郎齐召南拟在此处做坟,请示乾隆皇帝,帝曰:“犬在八寸关外,不宜做坟”,以后就转称“眠犬”。对于此,我想这应该是乾隆自私的表现:因为结合明岩古寺前后左右山之势与水之形,其众山环绕,脉象卓然,依临潺潺溪水,而且对面案山独立,我明白此处风水实乃上乘。乾隆把狮子说成犬只不过一种拒绝的推辞而已,不想让民间百姓人家中产生如百兽之王般的人之龙凤,而对帝王有威胁的后代罢了。不过寺内门卫真的是养了一只黄色的狮子狗,很是机灵。听着它的叫声,联想此石,让人不禁莞然一笑。与眠犬石相临的是通海池。水池中有一石笋,原来很深,但现在已经很浅而且干涸,所能看到只是乱草从中的一石突出。海是需要深度的,因此我觉得其现在改叫笋潭确实更名副其实。
谷口北面山崖上是狮子口与合和石。狮子口是一个山洞,里面有一日月井,井很浅,水也很少,但是水却是出名的好,过去地方的老百姓生“热症病”等皆求此水来医,可以降低热度,颇有药用价值,有神水之称。在洞内向外如临窗南望:谷口南线山坡矗立着一尊高高的寒山塔,很是巍峨。看塔下那一段光秃的山坡,我真的不能相信那就是白象吸水所在。狮子洞左上侧山崖上就是颇有意味的“合和石”:石柱高十余米,顶部有二个球状风化物,俗称“和尚背道姑”或“目莲背母”。相对来说,我喜欢有孝义传说的后者胜过有点调侃的前者。此外,由于紧靠着又有一块岩石像和尚,似乎正在作出向上行走回头顾盼的样子,联想到在此隐居的寒山,所以又有人把柱石看作丰干拾得,另一块岩石当作寒山,将这里称作“寒拾二峰”。对于此,我觉得这只是人为的近距离解释;从我远观的角度,我觉得此处似乎用“灵蛇出洞”来描述更好:因为从远处看这是一个更精彩的景象:巨石下左侧有一白石有斑若眼恰似蛇首,如一巨蟒刚从狮子口中脱险从石下而上山,惊起了顶部的“金猫影”,而“合和石”也更象普陀山上听法石中伏石而上的一只灵龟。只是不知它是随蛇而逃,还是要附在石上以图镇压此蛇这一点我想应当取决于对蛇善或恶的理解。在这三石山下为一石林丛岩,据说寒山诗中“重岩我卜居”就指这里,现在有一亭可让人在此小憩。从一石梁形成的东天门下出来,就可以看见山崖下峭壁上镌刻的“石怪岩明”四个遒劲大字,这是前人对明岩景观的概括与评语。字也可从左到右倒过来读为“明岩怪石”,值得玩味,只是这是谁书写的已经不得知晓了。
顺山路而上,穿越山坡与一块岩石之间、宽度恰好可容一车开进的“八寸关”,就由所谓的“关外”进入“关内”了。据说明岩寺兴旺时,和尚很多,“关内十八房,关外十八房”属于不同派系并以此为界。关内路边不远就是三眼泉。三眼泉其实是山溪流到这里的三眼井,是目前寺院的主要饮水源。水虽不怎么深,但是很清冽,很多香客均在此带水回家。当然这里的水与狮子洞日月井里的泉水比,神秘色彩相对要少。但狮子洞的水非常有限,一天也没有几升的量,而三眼泉上有溪流,可以说取之不竭的。由此看来,不论在哪里,物以稀为贵似乎都是真理。
绕过三眼泉,也就到了山谷内的主要部分,一片相对空旷的平地,山谷的主要景点与庙宇殿堂就都映入眼帘,静待赏析了。南山崖旁就是“螳螂钓蟾”:一石拔地参天,状如圆柱,高40余米,周圆20多米,四面凌空。据说远远望去象直立的螳螂,双钳卷缩。而且更因为以前有一株古藤从峰顶的老树直挂到地上,与匍伏在柱峰下的那块形状如蟾蜍的大岩石连着,故称“螳螂钓蟾”。可惜这根古藤已经在四五十年前被砍掉了,以至于现在虽有铁丝而下,重新种植了新藤缠绕而上,但也让我对于“螳螂钓蟾”的画面很难想象。并且对于此石,我觉得不论是别称“将军岩”,还是“一柱撑云”都不够确切。根据我的观察,这两石组合我觉得叫“灵蟾拜佛”更形象:“立佛说法,有蟾伏地”,岂不是更有佛之境界,也更为人接受吗当我第二天早晨顺着山坡攀爬到南山顶时,看到柱石端极似佛簪的一簇簇的茅草时,我更觉佛面宛然有理。柱石与南崖相去咫尺,称“一线天”,又名“幽岩”,就是寒山诗里所说的“庭际何所有白云抱幽石”所在。从其与山体的界面形状来看,很明显这块独立的柱石应当是久远前从南崖裂断而分开的。沿“螳螂钓蟾”中间向里就是寺庙新建的大雄宝殿,殿顶前后分别写着“佛光普照”与“法lun常转”,内供西方三佛以及诸位菩萨, 即将开光。
走过殿后就到了明岩最精彩的部分,“在此人矗立,环视景不凡。自上而下观,明岩真洞天。”这是我当时的感叹。南山崖中部石壁斑驳有痕,是最闻名遐迩的“五马隐”:第一匹马三只脚已进入岩体,只留下一只脚在壁上,第二匹马头、颈已经钻进岩体,第三匹马头巳进去,身体露在岩外,第四匹马正昂首直追,第五匹马则顾盼生姿。相传唐先天年间(712-713),闾丘胤赴任台州刺史,了解当地有何贤人。丰干说:“你到任后别忘了拜谒文殊菩萨。”后来闾丘胤到国清寺找到寒山,寒山笑着对拾得说,“丰干饶舌!丰干饶舌!”掉头就走。闾丘胤率领五名亲兵飞骑追赶,追到这里,寒山破壁而入。五马穷追不舍,人从马上惊坠,马嘶叫着追进石壁,石壁“砰”一声合拢来,夹着五匹马而留下了痕迹。传说当然属于杜撰与历史的附加,但令人叫绝的是其神韵的惟妙惟肖。虽然属于岩纹水痕物理使然,但是绝对的如出自徐悲鸿大师的神来之笔。这自然的天成,让你不得不佩服宇宙的神功。我心动不已,反复揣摩中,我忽的又发现,这部分岩面其实更隐藏着一个弥勒佛和尚:头在崖下,虽然脸面因山的压力显得偏而略歪,但其敦厚富态、鼻高唇厚、肥头大耳的脸部依然笑容可掬,而五马所在则恰好勾勒、点缀出了其肩、腿等肢位以及身上的褴褛衣衫,给人感觉那是一位法力无边、身材魁梧的大师一边在支撑着上面的山体,一边在扬手阔步轻松而行,所有的重负对于他来说歪一下脑袋就够了。在五马石壁,也是佛像的右上方因为植物与岩壁的分布也形成了一个很勇猛的武将托塔天王像。尤其在夜幕初上的时候,那塔你可以看得更清楚。将托塔天王像与躲于其下的和尚组合,我觉得又形成了一处在山谷中天神追赶和尚的场景。从表情上看,武将的盛气凌人与和尚的躲避不争两相对照,倒也真的验证了那句寒山与拾得的问答:“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轻我,笑我,贱我。如何处置乎? 只要忍他,让他,避他,由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这也是大肚弥勒佛的一贯大度所意。由此及彼,“托塔天王“影象的出现,让我觉得明岩所传说的“将军岩”也许就不是“螳螂钓蟾”巨石的别称,而应当指的是此处岩面。联想到此前我对于谷口狮象所指的疑问与认识分歧,我再一次感觉到时光流逝对于世间理解的改变:一件事物的认识可能还存在,但是认识的正确与否可能真的变了————虽然很多可能是走向真理,但也有很多确实是在错误中传承。一个名称尚且如此,那么历史长河中又会有多少“假做真时真亦假”的事件呀
山谷的西面,也是明岩山谷的尽端面绝壁千仞,岩顶“明岩瀑布”潺潺而出,冬夏不竭,俗称“老龙喷水”。但是我实在看不出其龙的样子,因为实在是很纤细,只是感觉其若一条自山巅随风飘落的白绸缎。当站立其下,抬头仰望,我突然觉得这是一个天然高悬的淋浴喷头,当然此淋浴非一般人所能享受,估计应当是神仙与佛。让我不可想象的是:虽然现在已经是江南阳春三月,但是在水滴散落处的草木松枝之上却还冰屑丛丛,晶莹玉洁,洁白璀璨,形成了面积不大的一处枝挂冰凌的现象,令人寒意油然而生,好一个避暑胜地与清凉世界。我推测这是由于瀑布自上而下,水因重力四散,成雾水蒸发吸热致冷的结果。瀑布的右侧,也就是西面山崖的主立面,虽然资料中没有什么介绍,但是这里给我的视觉感受却极为至深:整个立面上如泼墨般写意出了一个巨大而健壮的马腿,蹄脚劲然若奔;瀑布下山体因水润所形成的深色绵延恰似自马背直垂而下的黑色马尾,两者结合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马尾部,而整个山崖面中间光滑的部分就是马身子,直奔山里西向而去。好一个“神马见尾不见首”,我认为此处就是“白马上西天”。而不是资料所说位于北崖原大雄宝殿的月光洞上面,虽然其上有一更为光滑与曲美的黄白岩面,依稀有马尾的飘逸,但我觉得那更象是“白狸捕鼠”所在:其顶端的一点不正是点睛之笔吗其弯曲不正是白狸拖尾凌捕而下吗而中部的乱石不正是那只惊恐失措的老鼠吗数次的按图索骥与我实际感觉的不符,让我觉得原来的资料很多都错了。我只有质疑与思考,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因此,对于一个地方的介绍一定要实地考证,而且要全面的分析,不应当断章取义,否则只能以讹传讹,陷入误区让后人疑惑。就这个景点而言,我想:其他人首先肯定是把初來洞眉岩上的“狐狸斗鸡”与“白狸捕鼠”混为一谈,造成了一个缺位,然后是一错再错,张冠李戴了。从旅游的角度来说,我此行来明岩原主要为原来想象的景点对号入座按于心中,可由于我的思考,反过来我其实也是在用心为正确的景复位于正确的位置。
在寒山拾得纪念塔的磐石边,过瀑布水落处而下,沿岩顺洞而进,就到了谷地的谷底。与一般山谷不同,在明岩谷地尽头的下面基本上都是凹进去的,形成了明岩最深幽的洞天。“乱世出英雄,乱石匿奇观”。“石弄堂”里面巨石纵横,遍铺岩屑,虽说整一个乱石谷,可里面也颇有些看头。“鲤鱼上山”是其中典型的一块,虽然没有鱼尾巴,可是鱼身与鱼头特别的象。过进入岩隙透漏日光的“一扇天”的关口,就到了“仙人洞”。“仙人洞“四面为悬崖峭壁,仅相对较低的东南与贴山而裂的东北处有山隙可出入,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上口小且下面开阔的天井,因从前有一口浅而不涸的仙人井而得名。洞的面积比较大,约有几千平方大小,大石林立,碎砾遍地,令人行走颇为不便,不知道是风化严重原因还是以前开采的遗留,我推断这总之是导致了仙人井的被掩埋。在里面坐井观天,北面山崖有不大的泉水散落形成了一个精巧的水帘,细细密密,晶晶亮亮,大珠小珠落玉盘,在阳光的照射下,显的分外明亮,形成了“青天白雨”的美景。但是一帘连幽梦,更让人感觉心扉灵动的是,当我转过仙人井拾阶而上,到达两岩倒侧相倚、内有“狸猫拖鸡”岩画的“合掌岩”时,蓦然回首:“青天白雨”在水帘中映射出一道七彩的虹,随位置不同其大小也不同,与零散摆放在洞内的佛像相得益彰,让人联想那是佛的光芒,神圣之情顿上心头。相对于山井,岩石洞下相对平淡,但在我所拍摄的一张佛像的数码照片上方有一处,却在光影的作用下,显现出了波涛汹涌、浪花翻飞托起圆圆一轮明月的景象,而且水面下还有清晰的月影。让我在百思不得其解“其实景如何,又怎成此景”的迷茫中脱口而出“海上生明月,潮水连海平”的诗句。这也许是提示我此洞才是“月光洞”,但侑于资料与线索我尚无从进一步的体会与考证。
走出“合掌岩”,也就是由井内到了谷内北崖下,因为面南向阳,而且主要的山洞在这一面,所以这里的内容与人气也相对更多。一簇翠绿的竹林中是擎荷而行、笑容可掬的拾得像。依山而建的相对巍峨的原大雄宝殿就是月光洞,里面供奉着众多佛像,也是目前寺庙主要活动场所,里面除了一些裸露的岩壁,已经看不到什么天然。过大殿继续向东,就依次到了寒山子修炼处、初来洞与朝阳洞。寒山子修炼处是一个山脚的小洞,立着一个戴桦皮冠,拖大木屐,布襦零落,捧盒而望的寒山,他似乎在等待拾得。初来洞顶壁上是满脸络腮胡子,卷曲盘旋,身材魁梧,举止坦然,形象端庄,仪表非凡的“达摩西来”像,达摩似乎是在打坐冥思,也似乎正在一苇渡江。初来洞前是寒山子纪念室所在,有待恢复,现在仍依稀可见洞壁安放支撑木所留下的坑穴。其东部洞眉顶端是“狐狸找白鼠”的岩画,有些难于发现。路边是一方竹林,据说是达摩在此时将筷子插到石缝隙中所形成的。朝阳洞也称日光洞,现在已经筑屋而成一朝阳庵,里面供奉着菩萨,外面几株芭蕉绿叶青翠,点缀着一个非常静谧宜人的小院,给人产生“久在樊笼里,始得返自然”远离世俗、恬淡自乐的心境。“闲居石壁题诗句,任运还同不余舟”。如今在明岩已经看不到寒山子遗留于松间石上的只言片语的诗作,在初来洞与朝阳洞的洞口我只看到了清朝当地名邑礼部右侍郎、史地学家齐召南于乾隆年间所书的正楷“高大”与 “日光”。虽然依然值得赏析,字的好坏无法评说,但是我想:不论怎样,从内容上那是一定比寒山子的诗句所体现的闲适心情少了很多。由“月光”与“日光”两洞的名称,我似乎也明白了此处叫“明岩”的来历。至于为什么将大的命名为月光洞而将较小的命名为日光洞,我想这也许是古人对日月大小判断认识的有限而造成的。也许此洞才是月光洞,但侑于资料与线索我尚无从做进一步的体会与考证。
台山明岩不得不说说寒山,据考证:寒山活了一百多岁,其中七十年是在天台度过的,而晚年就住在明岩。因此,明岩的很多景点,比如五马隐、合和石、以及其修炼处等等,也都与寒山有关,附着了寒山的故事与传说。应当说在很大程度上,人们知道苏州的寒山寺是远超过知道寒山子,虽然寒山寺也是因寒山与拾得而名,而寒山是因此处的山而被人将真名淡忘,从一定意义上讲这里才是寒山的原本,更值得人们铭记。当然,寒山寺的扬名应当说更多是因为唐朝诗人张继“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句的千古流传。对于寒山拾得应当说我此前也知之不多,但通过此次明岩之行也有了更多的了解。首先:原来这两个人就是我国民间所传诵的“和合二仙”,是相亲相爱、情深义重的象征,是一人擎荷、一人捧盒、蓬头笑脸、憨态可掬的《和合二仙图》的原型。这一点的知晓,真的让我感觉很吉祥与如意,因为我是和妻一起来的。家和万事兴,“合和”对于人间百姓夫妇的生活既是一种最平凡的向往,也是一种最真挚的愿望。夜深人静,走出谷中寺庙的客房,在只有风与瀑布声的天籁中,我与妻相拥。置身明岩的夜空,天如蓝幕,星如宝石,当天上有飞机经过可以很明白的判断出来,但我对妻“那是流星”的说法似乎更为赞同。因为飞机只是现代社会的一个标签,而流星在瞬间中更多是代表着一种对缘分的向往与祈求。想起在谷中,邂逅与发现的天造地设、在谷中也最为神奇与驰名的马,我觉得这似乎是一种冥冥注定的欣赏,因为妻的生肖就是马。 “一往寒山万事休,更无杂念挂心头”。其次,作为一个拥有山水情节、酷爱旅游、曾在都市疲惫漂泊、对户外郊野青睐有加的人,我对于极具淡泊情怀的白话诗人寒山有一种自然而然的亲近。寒山也曾少年时代“联袂骑白马,喝兔放苍鹰”,威风、清狂过。他虽文武兼备,二遇圣君但却无缘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在“东守文不赏,西征武不勋”之后,弃家出走,沿江淮,过越中,最后来到天台山下,被这古奇幽清的山水所深深吸引,决定隐居终生。他以寒山为号,原名反而不为世人所知。“寒山子,居寒山,题诗多在溪石间”,寒诗虽然是众生百态的实录,抒情自然洒脱,语言明白晓畅,写景清丽逼真,生动形象中蕴含着深邃的哲理,但是在当时也只能“唤作闲言语”,不为当时本地人理解。而我平时喜欢所写的也是所谓“打油诗”而已,难得登上大雅之堂,但言为心声,这从来没有影响我以此来抒发自己所观所感。另外,从地方流传的故事可知,寒山也是被认为是文殊菩萨的化身,而我也喜欢文字,自名耘智,对大智文殊菩萨也是很执着的。因此从寒山的角度思观明岩:我觉得明岩在很大程度上是友情谷,也是夫妻谷,因为其蕴藏着一种浓浓的“人间真情”,体现与树立了没有血脉关系的人与人之间的缘分与情谊的典范;明岩同时也是一个真正的隐逸与休闲之谷,因为这里曾是真正的高士寒山子隐终的地方。现在,虽然寺庙说得上香火有续,但依然清净,超越了一般景点的世俗;明岩也还是一个产生文字与闲适淡泊的地方,因为这里曾有无数妙词佳句诞生于并书写于竹木石壁,让人遐想与追思先贤随心所欲的妙手偶得。
意料之中的景观在思考中不断归心,我为我能为明岩景点的理顺、澄清、明朗而感到心情愉悦,而觉得心有所获。翌日我们告别了寺院,当我在驶出的车上回首回味明岩,准备向其目别的刹那,眼前忽然浮现出来了一个更为宏大与兴奋的景象:明岩的后山——即山谷的西面靠山北的那个山头,清晰的展现出一尊高大无比的立佛,其身材伟岸,慈眉善目,法印庄严,袈衣飘蓝,体下巨石林立排列簇拥成群贤毕至的菩萨与罗汉,身外山脉岩崖泛泛如驾御而风起的祥云绵延。面对巍然大观,一时间我不禁静止失言,莫非是佛祖降临面前,落地显现进山未见佛,出来见大佛:一座普通的山一天前还是看山是山,而一天后呈现出来的却是看山不是山了,令人弗以想象。“境由心生”,我觉得这是明岩对我观景的晴天顿喝,也是心灵的天威震撼。扪心而问:难道是意料之外的景观因为我们的虔诚与用心接踵而来,不愿让我忽略此处的隐秘与真涵如果是这样,那么我与此处还有什么渊源需要寻探自我反省:难道有神灵埋怨:来去匆匆,没有求得什么禅如果是这样,那么我与此处还有什么缘份要圆……。也许一切已尽在无言,也许一切将沉淀于路途。
“明岩归来思寒山,理心为文数梦观。无聊无事亦无闲,千丝万缕总相牵。”自明岩归来,明岩的一切:其山、其石、其岩、其洞、其瀑、其泉……,我一直萦绕于心,有深深的回忆,但更多是认真的求证与梳理。对于此中游人罕至的原因我的思考是:对于游人而言,首先是这里是以“寒岩夕照”为名的,而游人来天台似乎就是我初次到的那几个地方,这里是相对偏的,从景点的优先次序上这里落后了。其次,是佛教定位的问题,国清寺不仅五峰环峙风水上佳,而且是天台宗的祖庭,从各方面来看似乎都更胜一筹;方广寺不单因是罗汉之道场而闻,更与石梁飞瀑相得益彰,其他比如高明寺、智者塔院、华顶寺等则由于与天台宗的创始人智顗等大师众多渊源而多联系,而明岩古寺确实是个小庙;再次是文化的传播问题:天台不也就因为孙绰“盖山岳之神秀也”一赋而名天下的吗比如天台的象征赤诚山,且不说其与城市的关系以及活佛济公的关系,仅李白流传甚广的“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的一句诗就够了,而其他景点也多与名人名诗有接触,而明岩则很少;最后是人们对这里的不理解,不知为不存,世界上很多事物唯心存在,通过所谓的介绍人们所知道的也仅是明岩是寒山的部分而已,独立性就差了。但是,根据我对其地理水脉的观察,我觉得“明岩”正处于其上游三处寒山、龙溪、九遮山顺溪的汇聚趋势之地,恰似我两个喜爱的字母“Y”倒放重叠之所,其一拖三,可谓是三个景点的领袖。无形中,明岩倒在不自觉中印证了天台宗的主旨 “一心统三观”。因此我觉得如果明岩能够为“心”使这几处景点能够线路连接上发挥出协同作用,作到三合一,游人也自然就会多起来。由表及里,从自身的因素出发,我觉得明岩不应当作为一个简单的寺庙,一个普通的山谷,而是一个可以淡泊人生的修行地,一个可以领悟文字、闲适为文的院宇;也是一个神谷,一个拥有天造地设、凝石而立众多神仙生灵的大千世界,一个附着了众多传奇、佛像神影的清凉之庭。因此,对于明岩与明岩古寺,从景观的角度,我认为其缺乏的不是景点,而是主题;不足的也不是历史,而是回忆;其物质层面也不是不够多,而是没有贯穿与联系。我想对于明岩:也许用“天台神谷”来描述其“石”,用“文殊隐地”来概括其“文”,用“情深洞天”来说明其“义”,来张扬其所具备的特色特征,会相对更确切些,更能体现其独有的一面,同时也许会更有引力。不过,从心底里我是希望此处变得更闲适与诗意,而不愿这里变得人多与香火兴旺,失去固有的清净,这也许是我的一点自私与保留。“见时不可见, 觅时何处觅。借问有何缘,却道无为力”,经过数日揣摩,我积字攒语连成“只言片语”的感悟,以题明岩:
性具实象三谛圆,天台神谷来者叹。寒山修炼七十年,不向此处何处闲
张春耘于宁波2005年4月
路线提示:从天台县城,用自备车可以直接到明岩古寺,也可以乘汽车:平镇---街头---明岩古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