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饼
东坡饼介绍:
"四季美"是坐落在汉口中山大道江汉路口附近的一家小吃店的店名,意为一年四季都有美食供应,如春炸春卷,夏卖冷食,秋炒毛蟹,冬打酥饼等。 苏轼在宋神宗元丰年间,被贬黄州。在这里,他除“赤壁之游乐乎”外,也常去隔江相望的西山游览。一天,西山的灵泉寺和尚们为款待这位峨嵋名士,特地制作了一种油炸饼,请他吃。苏轼见此饼呈淡黄色,且玲珑剔透,简直如象牙雕成似的。观赏良久,然后才放进嘴里。香甜酥脆,口味极佳。连忙问和尚为何 赤壁东坡饼 这般好吃?和尚答日:因寺内有四眼泉,泉水极佳,此饼是汲了四泉之水调制而成,所以好吃。东坡听罢,连连叫绝,并要和尚取来文房四宝,当场对饼挥毫,画了一饼,并写上“东坡居士”四字。画饼与真饼一模一样。从此,这饼便被叫作“东坡饼”了。由于苏东坡也常去黄州赤壁附近的承天寺、定惠院,东坡饼亦成为这一带和尚道士的斋品。到了明清时期,东坡饼便传到社会上,成为黄州府的地方名产,一直流传至今。东坡饼之名的由来,要从苏轼(苏东坡)谪居黄州,常泛舟南度游览西山,并寺僧交往甚密。寺僧用菩萨泉水合面炸饼相待苏东坡后,顿觉香甜酥脆,喜曰:“尔后复来,仍以此饼饷吾为幸!”自此,寺僧与邑人便以“东坡饼”命名。雅人佳点,流传至今。清同治三年(1864年),两湖总督官文游西山品茗尝饼,笑问寺僧“此饼何名”?寺僧对曰“东坡饼”。官文即兴书联:“门泊战船忆公瑾,吾来茶话续东坡”。北宋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春,著名文学家苏轼(号东坡)谪居黄州时与安国寺长老参寥和尚结成莫逆之交。参寥和尚得悉苏轼喜吃油炙酥爽的食品制油酥饼以待。该饼的作法是:先将面粉和好,再团圈抹油饼牵成线绕成园饼形,放在香油锅中炸至枯萎。吃时洒上白糖,香甜可口。但此饼不能久存。后苏夫人设计的“千层饼”,酥脆香甜,食而不腻,味道极美,易于久存, 东坡饼 由于人们对苏轼的怀念,就称此饼为“东坡饼”。西山古灵泉寺制做“东坡饼”,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该寺有菩萨泉水,清流味甘,富含人体必须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用此泉水合面制饼可自然酥脆,不添香料而自有清香,再加上寺僧在制做过程中继承了传统技艺,使“东坡饼”至今仍保留了苏东坡时代的特色。党和国家领导人董必武、李先念、陈毅等曾先后到西山古灵泉寺品茗尝饼。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古灵泉寺方丈融广法师请本寺素斋烹调高手融和法师亲制东坡饼一盒,奉献给毛主席,时中共中央办公厅曾来函致谢。 做法: 制作原料:精白面粉2500克,盐12克,白糖500克,香油2500克(耗600克)。 1、将鸡蛋取蛋清,加清水500克及精盐、苏打溶化后,倒人面粉,反复摅揉,至面团不沾手,搓成条,揪 东坡饼 成重150克的面剂10个,搓成圆坨,摆放到盛有芝麻油(100克)的瓷盘里,饧10分钟。2、案板上抹匀芝麻油,取出饧好的面坨,在案板上按成长方形薄面皮,从两端向中间卷成双筒状,拉成约一半长条,再侧着从两端向中间卷成一个大、一个小的圆饼,将大圆饼放底层,小圆饼叠在上面,复放在盛芝麻油的瓷盘里浸没,约饧5分钟成饼坯。3、锅置中火上,放人芝麻油烧到七成热时,将饼坯平放锅里,边炸边用筷子一夹一松地使饼坯松散,待饼坯炸至浮起时,翻面再炸,边炸边用筷子点动饼坯心,使饼炸至松泡但不能散开,呈金黄色时,捞出沥去油,装盘每饼撒上白糖(45克)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