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网,www.huochepw100.com

清明团子的由来

2015-03-24 10:04:25 火车票预订

  清明团子也称青团子,是传统食品之一。据《琐碎录》记载:蜀人遇寒食日,采阳桐叶,细冬青染饭,色青而有光。清代《清嘉录》对青团有更明确的解释:市上卖青团熟藕,为祀祖之品,皆可冷食。那您知道清明团子的由来吗?不知道的赶紧快来看看吧。

  清明团子的由来

  清明团长的由来一

清明团子的由来

  话说大禹(公元前22世纪)治水十三年过家门而不人,他用疏导之法,使三江通流入海,太湖水位下降,水患得以平息,为种植冬小麦创造了条件,深得苏州人的爱戴。直到今天,太湖流域还流传着许多关于大禹治水的故事。相传苏州有位年青的后生,见清明节人们祭大禹都做精美的供品,认为这样不配大禹生前节约的品格,认为大禹在九泉之下一定不安心。清明节时正是冬小麦返青的时候,他与大家商量用麦叶汁水和糯米粉做成了青团子,将青团子供在大禹治水墓碑前,以士不忘大禹治水之恩。久而久之,相沿成习俗。

  清明团子的由来二

  宋高宗赵构兵败流落余杭,以糯米杂以蓬青为团食之,金人疑为疯人食马粪而脱身,此中乃含"聪明"之意.又说"古人寒食,采桐杨叶,染饭青色以祭,资阳气也...."其中真正来历尚不得而知。

  清明团子的由来三

  传说有一年清明节,太平天国李秀成得力大将陈太平被清兵追捕,附近耕田的一位农民上前帮忙,将陈太平化装成农民模样,与自己一起耕地。没有抓到陈太平,清兵并未善罢甘休,于是在村里添兵设岗,每一个出村人都要接受检查,防止他们给陈太平带吃的东西。

  回家后,那位农民在思索带什么东西给陈太平吃时,一脚踩在一丛艾草上,滑了一跤,爬起来时只见手上、膝盖上都染上了绿莹莹的颜色。他顿时计上心头,连忙采了些艾草回家洗净煮烂挤汁,揉进糯米粉内,做成一只只米团子。然后把青溜溜的团子放在青草里,混过村口的哨兵。陈太平吃了青团,觉得又香又糯且不粘牙。天黑后,他绕过清兵哨卡安全返回大本营。后来,李秀成下令太平军都要学会做青团以御敌自保。吃青团的习俗就此流传开来。

  清明团子的由来有很多说法,到底是哪种说法有待探究。


● 往下看,下一页更精彩 ●
相关阅读
  • 清明天气
  • 清明火车
  • 清明客运
  • 清明机票
  • 清明旅游
  • 清明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