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网,www.huochepw100.com

入梅与出梅的标准

2014-05-28 14:54:07 火车票预订

  入梅与出梅的标准

  马上又要到梅雨天了,但是很多人都不能分辨入梅天是哪天或者出梅天是哪天,所以有时候甚至梅雨天已经到来了,大家还被蒙在鼓里不知道。为了能对梅雨天气比较敏感,早日判断梅雨天气是否到来,以减少梅雨天气的损失,小编特此在这与大家分享一下入梅与出梅的标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入梅标准

  入梅前五天,副高在120°E上的脊线≥18°N,且5天中至少有3天的日平均气温≥22℃。入梅后头5天中必须有4天雨日(包括郊县气象站测得的雨日);若梅雨有分段现象,则每段梅雨结束后的气温均≥22℃。

  6—7月内,当500hPa副热带高压脊线由20°N以南北跃至20°N以北并稳定5天以上的第一场大到暴雨过程开始为入梅。入梅后要求有10天的连阴雨,或10天中有3天大到暴雨。梅雨期内不允许有5天以上的无雨天气。如雨停超过5天以上者,则从第二次大到暴雨过程开始算起。2008年金琪等又提出新的入梅补充条件:(1)500hPa120°E副热带高压脊线由20°N以南北跃至20°N以北并稳定3天以上;鄂东和江汉平原三区出现雨型编码和≥9,同时鄂东连续3天以上的降水天气的初日;(2)如果出现连续阴雨(大于3天)与后期梅雨期降水连续无间断,则阴雨开始日为入梅。

1

  梅雨天气

  出梅标准

  梅雨结束前后,120-130°E间副热带高压脊线北跳至26°N或以北,且日平均气温≥27℃,最高气温≥30℃,且连续6天以上无雨。以后再出现连阴雨,属“夏雨”,不属“梅雨”。

  实际上综合考虑气候学和天气学对梅雨的划分标准,并与预报服务相结合是当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方法。也就是说从梅雨的定义出发,提出梅雨期的划分既要抓住大气环流的季节调整,又要考虑与其相配合的大范围降水现象和温湿特征的方法。国家气候中心的划分方法以雨日为主,以副高脊线位置为辅;江淮流域各个省市则是以120°E副高脊线位置、日平均气温、雨日或雨量等综合考虑,来分别得出入梅日、出梅日。

  知道了入梅与出梅的标准,想必大家就不用担心梅雨天气来了还不知道的情况发生了,最后还是要在梅雨天气做好防范措施,才是安全度过梅雨天气的最好办法。

● 往下看,下一页更精彩 ●
相关阅读
  • 公路资讯
  • 铁路资讯
  • 天气资讯
  • 公交资讯
  • 酒店资讯
  • 春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