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尔尼诺现象成因是什么
厄尔尼诺现象成因
国家气候中心的监测数据显示,赤道中东太平洋大部海温,在今年5月份和常年平均值相比偏高0.5℃以上,已经进入厄尔尼诺状态。
“厄尔尼诺,简单的说是一个气候现象,它是发生在热带太平洋,海温异常增暖的现象。”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郑飞说,人们关注厄尔尼诺,是因为大范围热带太平洋增暖,会造成全球气候的变化。“厄尔尼诺的形成原因与太平洋表面的风向和水流方向密切相关。”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特别顾问丁一汇表示,太平洋上空大气层中的东风一旦减弱,太平洋中的暖水层和冷水层就会产生变化,暖水上浮,冷水下降,表层海水温度就提高了。厄尔尼诺现象成因是什么呢?

厄尔尼诺现象成因
厄尔尼诺现象成因世界上至今尚无定论。目前科学界大致有三种观点:其一认为厄尔尼诺现象是由大气层或是海洋运动周期性变化而成;其二认为,厄尔尼诺现象与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有某种对应关系;其三是说,厄尔尼诺现象与太平洋海底地壳的活动如火山、地震等有关。另外,也有人指出,厄尔尼诺现象的产生于温室效应有一定的关系。目前国际气象界对厄尔尼诺现象和由它引发的气候变化模式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和研究,减少厄尔尼诺现象造成的巨大损失是完全有可能的。
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区域是东南亚、澳大利亚、巴西、印度、中国。从降雨情况来看,一般会导致东南亚干旱、澳大利亚干旱、印度干旱、巴西(北部少雨,中南部降雨过多)、中国(北方少雨、南部多雨)。从气温来看,夏天导致印度、东南亚、澳大利亚和中美洲干旱,巴西中南部高温。
影响较大的几次厄尔尼诺现象
ENSO规模显著的年份:1790-93、1828、1876-78、1891、1925-26、1982-83、1997-98
规模较小的年份:1986-1987、1991-1994、1997-1998、2002-2007、2009-2010
1982年4月至1983年7月的ENSO现象,是几个世纪来最严重的一次,太平洋东部至中部水面温度比正常高出约4至5℃,造成全世界1300~1500人丧生,经济损失近百亿美元。
世界气象组织的报告说,1997年~1998年度的厄尔尼诺现象影响气候最严重的地区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南太平洋东部地区和南美洲的中部。全球大部分热带地区出现降雨量明显异常。智利北方的沙漠地区一年中几个月连绵阴雨。六、七月间的暴雨使厄瓜多尔、秘鲁和智利不少地区受灾。自6月以后,巴拿马出现了持续的旱情,巴拿马运河供水紧张,航运受到影响。地处北美洲的墨西哥太平洋沿岸,从6月起飓风活动加剧,10月上旬“保利娜”飓风的能量和破坏力之大超过以往纪录,造成20多年来最严重的灾害,有25万人受灾。在亚太地区,东南亚、南亚及澳大利亚1997年发生了程度不同的旱情,其中一向雨水丰沛的印尼旱情为近50年问所罕见。印尼发生1000多起森林火灾,持续数月不息,这和当地严重的旱灾直接相关。在非洲中南部,旱情异常严重。欧洲也出现了罕见的暴风雪、暴雨和干旱。据说,1998年中国特大洪水的发生也有厄尔尼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