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直播考古
圆明园是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宫苑,坐落在北京西郊。昨日,圆明园直播考古,圆明园遗址公园首次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上直播西洋楼遗址区的远瀛观考古现场,向公众展示考古实况。一起来关注下圆明园直播考古的详细内容吧!
圆明园直播考古
昨日早上9时许,手持手铲、毛刷的考古工作人员已经在远瀛观遗址区忙乎起来,蹲在地上一点儿一点儿“过筛”。半个多小时后,在一个刚刚清理出来的探方内,考古人员惊喜地发现,一块约25厘米长的孔雀蓝色琉璃构件半掩于土中,弧形的番花清晰可见,仔细看还有冰裂纹。“这是近期发掘出的最大、最完整的一块文物。” 市文物研究所圆明园课题组组长张中华表示。据悉,此次远瀛观考古现场的勘测计划将持续到11月底,在此期间考古现场不会封闭,游客可随时参观。
据了解,远瀛观遗址位于长春园中轴线最北端,紧邻大水法遗址,曾经是一座西洋钟楼式高台大殿,是乾隆宠爱的容妃生活的场所。目前,远瀛观遗址仅存汉白玉雕花石柱和一些散落的石构件,此次考古涉及800平方米的遗址,将为下一步的抢险保护提供科学依据。“远瀛观历经多年风吹雨淋,底部有积水易坍塌,我们通过这次考古可对遗址底部进行垫土加固,也能研究远瀛观的建筑工艺和布局。”张中华说。
圆明园直播考古
圆明园简介
圆明园是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宫苑,坐落在北京西郊,与颐和园毗邻,由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周围。
园中面积340多公顷,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一百五十余景,有“万园之园”之称。[2] 清皇每到盛夏就来到这里避暑、听政,处理军政事务,因此也称“夏宫”。
圆明园始建于1709年(康熙四十八年),最初是康熙帝赐给皇四子胤禛的。1722年雍正即位后,拓展原赐园,并在园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值房,御以“避喧听政”。乾隆帝在位期间除对圆明园进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还在紧东邻新建了长春园,在东南邻并入了万春园。[3] 圆明三园的格局基本形成。嘉庆朝,主要对绮春园进行修缮和拓建,使之成为主要园居场所之一。道光帝时,国事日衰,财力不足,但宁撤万寿、香山、玉泉“三山”的陈设,罢热河避暑与木兰狩猎,仍不放弃圆明三园的改建和装饰。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文物被劫掠,同治帝时欲修复,后因财政困难,被迫停止,改建其他建筑。八国联军之后,又遭到官僚、军阀、土匪的毁灭打击,终变成一片废墟。
以上就是关于圆明园直播考古的详细内容,更多后续情况小编将持续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