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景区涨价
五一小长假临近,国内不少知名景区纷纷织起了"门票大网",其中门票"打包"之后卖"大通票" ,成为全国多处知名景区调价新方式。下面来了解下五一景区涨价的具体消息。
近日峨眉山、瘦西湖等全国知名景区接连上调门票价格:湖南的德夯苗寨、黄龙洞在3月18日分别把门票从60元、80元均上调到了100元。江西婺源景区通票价格由三年前的180元上调到了210元,涨幅达17%。
与直接涨价相比,今年多地知名景区出现了"卖大通票"的调价方式。湖南省凤凰县变"凭票进入景点"为"凭票进入景区",这样的收费方式已经开始实行,这意味着游客要进入凤凰古城不再免费,而是要购买148元的门票。在浙江西塘,去年就开始卖"大通票",景区里的一位商家认为,这对自己的经营业绩产生了影响。
景区的涨价,也与国外的低票价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今年五一,受涨价潮的影响,不少游客选择旅游线路时,开始不再局限于国内,出境游游客明显增多。
北京五一景区不涨价,以创意占取市场
暖色的灯光映射在薄如蝉翼的牛羊皮上,锣鼓伴奏的声音时快时慢、忽高忽低。皮影人物齐聚的这一小小舞台,上演着一幕幕扣人心弦的悲喜剧。舞台前,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屏气凝神,静静欣赏着这种民间戏剧艺术。
这一幕,并不是发生在某个剧院内,而是4月4日晚上8时,什刹海皮影主题酒店大堂内的固定节目:皮影演出。
“看皮影戏是小时候最大的乐趣,没想到在北京的酒店里又能再一次感受到!”看完演出,来自山西的游客李方赞不绝口。虽然一家三口入住酒店的价格不菲,但他觉得“很值得”。正是这种将皮影文化融入酒店经营的“混搭风”,给皮影酒店带来了丰厚的收益。
“只要旅游企业有创意,产品足够出色,就能赢得游客的青睐,获得市场的回报。”北京市旅游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清明节前,以市旅游委推出的追寻红色印记为主题的旅游推介活动为代表,各区县和旅游企业组织了多种旅游活动,旅游消费的大幅上涨,正是得益于此。
事实上,游客们来到北京,能玩、能消费的地方越来越丰富,旅游业附加值就能不断提高。市旅游委相关负责人列举了清明节期间旅游消费的数据:节日3天,40家重点商业服务业企业累计实现零售额7.1亿元,同比增长9.2%;外省市来京旅游者的旅游消费达8.2亿元,同比增长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