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浸润在古诗词中的历史文化名城
词的上半阙,点明扬州所属的地域,地理位置,城池繁盛,以及扬州人豪迈超俊的气质,总体归纳了扬州的城市性格,下半阙才是“追思故园繁雄 ”的怀古,实际上揭露了隋炀帝骄奢淫逸的生活:所建迷楼高可入云观星,以锦缎做船帆,以明珠抛船模拟雨打雹击之声,终日沉溺于珍奇玩好之物。这一切都同远去的飞鸟一样消失了,只有这乱云流水,萦绕着旧时的宫阙。
辛弃疾的词豪放雄浑,悲状激烈。在“水调歌头 舟次扬州,和杨济翁、周星先韵”中同样可看出。
“落日塞尘起,胡骑猎清秋。汉家组练十万,列舰耸层楼。谁道投鞭飞渡,忆昔命髇血污,风雨佛狸愁。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 今老矣,搔白首,过扬州。倦游欲去江上,手种橘千头。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讨书事业,尝试与君谋。莫射南山虎,直觅富民侯。”
这首词先写少年时期蔑视敌人的英雄气概,继而写事业无成的倦游思想,最后说南宋王朝放弃北伐,偃武修文。“直觅富民侯”,并非是追求富贵,而是借以指出北归恢复无望,潜藏着深刻的感慨。
湖上小景
元代乔吉的“混江龙 咏扬州”,全词二百二十余字,太长。我们且看前几句:“江山如旧,竹西歌吹古扬州。三分明月,十里红楼。绿水芳塘浮玉榜,珠帘绣幕上金钩。到一百二十行经商财货,润八万四千户人物风流。……”
全词从街市、建筑、名胜、美食、歌舞一一道来,咏尽了扬州风物。
把扬州誉为“天上人间”的,是汤式的“双调 天香引 忆扬州”:
“羡江都自古神州,天上人间,吴尾楚头。十万家画栋朱帘,百数曲红桥绿沼,三千里锦缆龙舟。……”
文徵明是明代著名的书画家,“吴门画派”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过扬州平山堂二首,”诗风与宋元不同,有诗中吴侬软语的味道:
“莺啼三月过淮扬,来上平山郭外堂。
江左繁华随流尽,淮南形胜蜀冈长。
百年往事悲陈迹,千里归人喜近乡。
满地落花春醉醒,晚风吹雨过雷塘。
平山堂上草芊绵,学士风流五百年。
往事难追嘉佑迹,闲情聊试大明泉。
隔江秀色千峰雨,落日平林万井烟。
最是登临易生感,归心摇落片帆前。”
“学士风流五百年”,学士,指欧阳修、苏东坡等人。宋代嘉佑年间,他们之间多有唱和,风流一时。到文徵明写诗的时候,正好是五百年左右。文人墨客多以平山堂入诗。在这里,苏州人文徵明也感概万千:登临平山堂远眺最易使人感慨,故乡苏州与扬州虽然近在咫尺,我的归心却随着船帆远去了!
徐熥七绝“登临扬州城”一首:
“淮水微茫远接天,隋宫秋草自芊芊。
当时歌舞人何在,落日空山闻断蝉。”
看来古人一登高就免不了抒发一番怀古之情。你看,才登上不算很高的扬州城楼就又是想到隋宫,又是思念当年歌舞人!真是“怎一个愁字了的”!
扬州人宗元鼎写过一首“芜城春日同园次分韵”的七律诗:
“水调愁人唱夕阳,春风何处不褰裳?
咬咬鸭睡堤边草,軋軋车鸣陌上桑。
野店酒旗临水渡,市桥烟柳印芳塘。
关情最是扬州路,十里朱楼卷幔香。”
题目中的园次是诗人的朋友。诗中“水调”指隋炀帝开汴河,自作“水调”词,齐声哀愁。“关情最是扬州路,十里朱楼卷幔香”,毕竟是扬州人,一语点破十里扬州路。
我们再读另一位扬州人郭士璟的“红桥泛月”:
“皓月澄空风景幽,大江千里一扬州。
遥分树色三山起,四望溪光万顷流。
画舫不迷隋代路,高楼应照美人愁。
朅来清影随心赏,短笛横箫夜未休。”
好个“大江千里一扬州”!长江万里,流经多少城池,在作者眼里,只有扬州了。
康熙皇帝一首七绝“天宁寺”,最精彩的却是后两句:“门前一带邗沟水,脉脉常含万古情”。这位先后平三番、定台湾,统一漠北、西藏地区,治黄河、兴水利,同时又开馆修书,编辑“康熙字典”、“全唐诗”,可谓是文治武功的清圣祖,面对扬州的旖旎山水,少不得也脉脉含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