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纳尼亚”哈尔滨-雪乡行记(完)
酒足饭饱后,我们准备去附近的中央大街和圣索菲亚大教堂逛逛。夜晚的中央大街,人不多但灯火通明,各色的仿俄罗斯建筑屹立在街道两旁,异域风情扑面而来。追溯他的渊源,还得从19世纪末沙俄获得中东铁路的修筑权说起:中东铁路的修建,让成千上万的俄罗斯工程师、铁路职工、沙皇军成员及其家属开始迁移到哈尔滨居住。在其后30年的时间里,俄罗斯人成了哈尔滨居民的主体,与此同时,他们也把俄罗斯文化引入了哈尔滨,而从那个时候开始哈尔滨就有了“东方莫斯科”的美名。
跟着同学的手机地图导航,穿过中央大街,很快我们就找到了拐角处的圣索菲亚大教堂,都说第一眼的感觉总是最好的,隔着马路远远望见那颗巨大的洋葱头,还有宛如城堡的尖顶,像极了曾无数次在图片上见过的莫斯科红场圣瓦西里教堂,同为俄罗斯风格的教堂,只不过这回终于亲眼见到真的了。幽暗的灯光下,圣索菲亚就这样静静的矗立在广场的那端,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不停的按快门,兴奋的都忘记走近看了,直到冰块开始叫手冷,才想起应该走到对面去。
广场上的风很大,人更是少得可怜,不知道什么时候有对正拥抱着的情侣走进了我的镜头,映衬着背后暮色中的大教堂,浪漫死了。走近细看教堂,作为原俄国远东地区现存最大的东正教堂,它的恢宏气势,果然名不虚传,而此时耳边正放的圣歌,则让教堂在瞬间变得庄严神圣起来。作为教堂控,自然不能放过每一个细节,一次把它拍了遍,当然了,夜晚的教堂跟白天还是有比较大的区别,回程的那个白天还特意又去看了它一次,古老陈旧的有些许失望,相比较而言,还是夜晚灯光下朦胧的它更让人着迷。
一圈逛下来,这会儿终于真切地感受到哈尔滨的逼人寒气了,有先见之明从酒店带了围巾和手套出门,拍照的时候也没脱掉,而冰块因为逞能啥都没带 ,在寒风中冻的直哆嗦,一个人快步走在最前头,巴不得早点回去。再回中央大街的时候已是晚上9点,路上基本没什么人不说,沿街的商店也开始关灯打烊。话说这哈尔滨的夜生活跟咱杭州还真的不能比啊,谁让这地儿实在够冷的,还是回屋早点洗洗睡了吧,养足精神,明天一早准备出发去往中国雪谷——东升。
到哈尔滨后吃的第一顿东北菜,碗比盆大,中间这盘就是名声在外的锅包肉了
中央大街上的巨大温度计,零下10度,有图有真相
圣索菲亚大教堂前一对拥抱的情侣,羡慕嫉妒恨
近看洋葱顶和尖塔,教堂控啊教堂控,是不是每个女生都有教堂情结呢?
侧面全景,好一个金碧辉煌
站在天桥上随拍没人没车的街道,拍这张片子时风吹得脸直疼,刚到哈尔滨还真不太适应
中央大街上的老北京糖葫芦,连这样一个小小的店铺都很有童话小城堡的感觉
才刚过9点,大街上的店铺准备关灯打烊了,谁让这室外实在够冷,都宅屋里呢:)
(三)淳朴东升,弱智儿童欢乐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