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洞游记
前几日在贵州,斟酌再三还是去了阳明洞。虽然网上的攻略很不详尽,又是独身一人前往,还需要倒腾几趟车,最终还是决定去了。因为想起曾经在乐乐的微博上看见的话,旅行就是走着走着,在一个际遇下重新认识自己。给自己找了这样一个理由,终于踏上了去修文的车。
“阳明洞位于贵阳市修文县城东1.5公里的栖霞山上,因中国明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王守仁谪为龙场(今修文县城)驿丞时,曾居于此洞而得名。王守仁在此三年,其著名的《致良知》 ,《知行合一》等重要思想及一些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便是在此写出的。洞旁现存清代建筑数座,石刻题咏甚多。”——以上简介来自度娘百科。
贵阳金阳客运站有到修文的车,16.5元,走高速大约55分钟。修文是个小县城,这里的一切都是小县城应有的样子,街上人不多,因为离息烽较近,餐馆多打的是“息烽阳郎鸡”的招牌。在进入修文县城前,能看见一个新起的牌坊,上面刻着“王学圣地”四个金字。修文县城也经常能见着“知行合一,奋勇争先”之类的横幅与标语,虽然觉得有点不伦不类,但也算是一种创新了。
从修文客运站出来,没有牌的的士车,3块钱就能载你去阳明洞。虽然这种的士车路上还是会兜客,遇见同路的就一并捎上,毕竟价格不贵,也就不用太计较了。司机说的很多都是贵州话,他们的普通话不是太灵光,但阳明洞这三个字还是听得懂的(当然来修文的旅客也只有这个景点可以去了)。阳明洞离客运站不远,估计也就是2公里这样。
阳明洞前修了个挺开阔的广场,虽然杂草丛生,但是毕竟也是做了个样子的。
唠唠叨叨了半天,终于到阳明洞前了。
阳明洞门口旁有王阳明及弟子的塑像,还算传神。
阳明洞从2011年12月起已经免门票了,用身份证登记下就可以进去了。好像一周有个时间不开放的,具体时间忘记了。
首先游览的是阳明纪念堂,里面有王阳明的故事、著作、历史意义等等。纪念堂外的疑似白色樱花,开得很是美貌。
沿着山坡爬上去,不久就是后人修复的阳明先生曾住地“何陋轩”,取君子居之,何陋之有意。
何陋轩旁即有一山洞,就是本次游览的主角,有名的“阳明小洞天”——阳明洞。
与想象中的一致,这确实是个游人很少的景点,当天除我之外也就见到两拨大约10来人的游客。阳明洞内只是个空荡荡的溶洞,也是因为人少的关系,溶洞内景观灯也没打开,就着白天的灯光,石壁内的字还算看得蛮清楚的。这些历朝历代的石刻,讲起来也蛮有意思。
这是找到最早的时期的时刻,万历年间的。看起来应该是王学传人的刻字。
似乎阳明洞对于在上头刻字的要求不高,民国时期的童子军也可以在上头大大地写上到此一游。类似这类的到此一游还有一些,就没有录了。那时候的童子军,现在还在世的,还有么?可曾还记得当年曾在圣贤的遗迹留下这般荒唐的记录?
下图的哲夫,也不知道是不是那个作家哲夫。
这个特别拎出来讲一讲,光绪年间日本人的刻字,大大剌剌地刻在阳明小洞天几个字之上,让人看得很是刺眼。不可否认日本人对王学的推崇与发扬,就连这里的祠堂内王守仁的铜像,都是日本人出钱修的。这种时候,也只能对国内对这些本土文化瑰宝的漠视而叹息扼腕。
我觉得最有意思的,反而是下面这幅刻字:
我即前生面壁人。
在这幅石刻前伫立良久,似有所悟。
阳明洞也不大,若不看石刻,三五分钟就逛完了。洞前有两株古树,据说是王守仁先生亲手所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