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之海口印象
海口印象
多年前曾随单位集体旅游来过海南一次,印象里好像没在海口停留,而是下了飞机乘车直接去了兴隆,因此记忆中对海口没什么感觉。此番到海口学习小住了五天,在会议间隙随意走走看看,时间有限,故也只能是淡淡的印象。
印象一:新老城区似穿越三、四十年。
此次住在海口龙华区的泰华酒店,是个挺幽静的假日酒店,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据当地人讲,头些年曾红火过几年,但从目前情形看,除接待会议外,散客不多;周围环境有些破落,当年房地产崩盘时留下的烂尾还依稀可见。附近的“世纪公园”的绿化、设施看起来很“原生态”,随步在老街区散步,沿街的建筑、市容都比较“原生态”,与地处繁华的新区相比似穿越了三、四十年。(知名的“骑楼老街”没来得及去,但买了两小盒“骑楼老街”牌的咖啡。)
入住的酒店
酒店旁留下的烂尾房
印象二:饮食习惯有“特色”。
(1) “特色”之--海口人似不喜“饮酒”。在北京,如果是三五朋友聚在一起用餐,“干”它一、两瓶二锅头好像是很平常的事;如果在夏天,几人围坐在街边小桌,毛豆、花生外加烤串,估计桌上、地上怎么也得戳它八个十个啤酒瓶。就是在上海,几个人围坐,人手一瓶“古越龙山”,用热水温了,开怀畅饮也颇为豪爽。可在海口,只见四、五个爷们坐下,菜不少,啤酒就是两瓶,更多是大塑料杯里类似凉茶类的饮料。可以理解为,海口人更讲究健康。
(2) “特色”之—砂锅粥品。晚饭,路旁园桌,三、四小碟小菜,硕大的一只砂锅,里面鸡爪、鸡杂等外加碎米,粥煮得很烂,加点儿香葱末、点一点儿香油,一家人围着砂锅有滋有味的啃着、喝着,其乐融融。
印象三:热带植物总是让北方人羡慕。
(1)“三角梅”。在北方,“三角梅”应算是较为稀罕的盆栽植物,可到了海口,待遇基本如同北方路旁的“冬青”灌木;不过在公园里还是能看见培育得还漂亮的“三角梅”盆景,盆景尺寸也让北方叹为观止。
路旁的“三角梅”
“三角梅”盆景
(2)晚上在街巷里散步,不经意间一阵犹香扑面而来,黑暗中左右张望没看见什么可观的植物,寻香而去,原来竟是路旁不起眼的一排茉莉花丛,再抬头看看周边杂乱的环境,不禁为茉莉报不平!在海口的几天,满眼皆是椰树、榕树和平时很少见得树种,一不留神,路边就是一棵挂满不知名果实的果树。
据当地人讲好像叫“神仙果”
木瓜树
木麻黄树----翠绿、干净。
此植物叫“露兜簕(le)”,这名不查字典还真不好认。
印象四:景点一般。因此次学习较紧,只在最后一天安排了集体浏览,走马观花地海口一日游。
(1) 文笔峰。道教庙宇,主要有玉蝉阁、、观音殿、元辰殿等。可能不是周末的缘故,游人主要是外地来客、本地人不多,敬香的香客也不多。山不高、很静、很干净;由于对道教了解不多,我等只是站在边上静静的看,心里怀着对佛的崇敬,暗暗地为自己及家人祝福。
文笔峰。可是4A级呀!
环境优雅、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