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控之洛阳博物馆——汉唐陶俑馆
2017-07-27 16:48:50
火车网
提起俑,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西安的秦始皇兵马俑。那逼真的俑像、磅礴的气势,令人叹为观止。洛阳出土的历代俑像,虽没有秦始皇兵马俑的阵势,却也以其独有的风格,为我们勾勒出古代雕塑艺术发展的脉络以及历代审美习惯变迁的轨迹。汉唐时期是洛阳重要的历史发展阶段,洛阳出土的汉唐陶俑也有数万件。陶俑作为古代陪葬的冥器,是为了使死者在冥世继续过着和生前在人间一样的生活,因此它的出现源于盛极一时的人殉葬俗。虽然陶俑的“出身”有些“卑微”,但其价值却不可小觑。古时没有照片、录像,而各个墓葬出土的陶俑恰好就弥补了这一遗憾,是反映历史的一种形式。大大小小、形态逼真的俑像其实也是古代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对了解各个时期人们的生活状况,研究古代的服饰、军阵排布乃至中西文化交流皆有重要的意义。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的陶俑主要盛行从东周到宋的约1500年间,而这一时间地面雕塑在种类及完整性上都有很大缺憾,俑像的出现恰好成为有利的补充。
汉代陶俑:质朴粗放 神态自然
汉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大发展的一个历史时期。国家昌盛,经济繁荣,重礼厚葬成为普遍的社会风气。受此影响,陶俑陪葬作为一种正式礼俗得以推广,俑人生产制作成为规模化。就洛阳地区而言,汉俑有许多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有文吏俑、仕女俑、百戏俑、劳动俑及动物俑等。这些陶俑造型古朴厚重、雍容大度,使人可以充分领略到汉代文化特有的力量内涵。
洛阳汉俑的塑造手法极富想象和创意,比如七里河出土的“三人倒立杂技俑”,表现了三人倒立于圆缸之上,其中二人手按缸沿作倒立之姿,身体相互叠架支撑,另一倒立者驮于其上,双足屈伸在空中,这个被凝固了的空间姿态既惊险又灵巧,既接近生活而又不受拘束,其整体形象有多方位、多角度的观赏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