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山西——太原初印象
五百年文明看北京,五千年文明看山西,坐凌晨的火车,天亮的时候驶出河北,初次见到传说中的太行山,车窗两侧山脉绵延,进入山西境内,有铁路隧道,这也是山西交通的一大特色。
在这连绵的群山中,忽然出现尖顶的欧式建筑,有点意外。
进站后,随着拥挤的人群下车,空气微凉,很舒服,果然是高原的温度。
太原,山西省会,传大禹治水,天下分九州,太原正位于并州地域。公交车一路观景看来,太原三面环山,“地在两谷之间,故曰并州”。春秋时期建城,成为晋阳,所以现在算来,太原城有两千五百年的历史。
太原火车站,见过老北京火车站的人会觉得很眼熟,因为因为太原站几乎是它的翻版。与车站正相对的路就是有名的迎泽大街,与太原站构成丁字路口。相传古时太原是龙兴之地,隋炀帝杨广曾经被封为晋王,李渊父子从太原开立基业,建立大唐,李世民因年轻时曾在此而被成为太原公子,所以太原又被称作“龙城”。到了宋朝,赵匡胤为了保住宋朝江山,在太原修建了很多丁字路,取其谐音“钉”,意为钉死龙脉,从此后太原再也没有出过天子。
候车,空气有些干燥,温度正是清爽的,两千年的古城,大倒政府会馆的仿古建筑,小到隔窗式古色古香的公交站牌,处处都提醒着历史留下的痕迹。
五一广场,路过,拍下。
柳巷,关于它还有个故事,网上可以搜到,所以就不啰嗦了。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想到了那句古诗,“兴逐乱红穿柳巷”,后来去了才知道是太原的商业街。
这里被称为是太原的王府井、铜锣湾。我们到的时候正是黄昏的时候,人流熙攘,车水马龙,夜市初上。
公交路过,照片有点模糊,我不知道是所有的城市繁华路段布局相似,还是因为青岛在脑海中印的太深,在这远离大海的晋中之城,我居然恍若回到台东的夜市。
中华老字号,著名的六味斋,可以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间。
二龙山,位于太原市市北尖草坪区,中北大学校内。山上远眺,可见学校全貌,汾水一侧蜿蜒而过。
二龙山后的小盆地。
二龙山前的窦大夫祠,因为远离市区,所以是个清幽的好去处。
山上的云总是说来便来,黄昏的时候,天气变得阴沉下来。雾霭笼上山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