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一个我的婺源--跨越赣晥之吴楚分源
今天的目标是理坑和吴楚分源。理坑婺源本地人称大理坑,是为区别于李坑(本地人称为小李坑)。理坑也称之为进士村,从明朝开始村中赶考高中和当大官的人不断。村里随处可见高大气派的官宅,特别是府邸的后花园和精致的小姐绣楼,在别处还真没见过。
说到吴楚分源,我脑袋里根本没什么概念,纯粹是跟着摩的司机小钱瞎闯而已。去吴楚分源的最大挑战是那条必经的“公路”。头一天只告诉我路不太好,但比庆源的好一些。真到上路一体验,妈呀,还赶不上去庆源的路呢。庆源的路是条山路,也就为走个农用车,等级原本不高。加之我们去庆源是坐汽车,再怎么颠也还有个支撑。这条路可算条大公路,平道,可走大汽车,可我就是不好意思叫它“公路”。那满地的大石头,不夸张地说,好些石头足有足球那么大小,我们的摩托车得找缝才能钻过去。想想坐在摩托车上从早上6点颠到晚上透黑,那滋味真是破了我的历史记录,一路上直担心回去后会不会落下什么残疾。
可是这样的死颠却是非常值得!一路的风光加上野趣,绝对让你庆幸自己的选择。清晨,远望是重重迭迭的群山,色泽由深渐淡,就象宣纸上的泼墨。村庄上浮着浓浓的炊烟,不化不散,大片的稻田闪着金色的光茫。路边小河上一架长长的木制小桥,纤细秀气,极具水乡风韵。到桥上走一走,好象自己走入了画境之中。回头正迎着朝阳,忽见水田中尖尖的稻叶上露珠闪烁一片,晶莹滴透,美丽极了。赶紧拿出相机忙活了一大阵,可惜未能如愿收入这一美色,只有惊叹大自然的神功,愿这美景永存我的记忆之中。走不多远,见到远处一个小小的村庄。村头大树密集,树下一座小巧精致的廊桥,优美得很。桥边好象是一所小学校,隐隐约约能听到孩子们的读书声。
道边不时能看到一棵两棵的板粟树,已是果实累累快成熟了。小钱说,我们也来尝尝鲜吧,树的主人不会在意的。一晃眼又见到一棵,立马停车下来,小钱捡起捡起石头一顿丢,总算弄下来几颗。带刺的外皮还是青绿色的,板粟肉外的皮也是黄色软软的。剥开壳,果仁成熟饱满,极新鲜的嬾黄色,嚼在嘴里喷香喷香。好久没吃过这样鲜美的板粟了,想想广州街上卖的那些大而无味的东东,确实有天壤之别。一边吃一边掏出相机,没忘了留下这香甜的瞬间.
带着满口余香,我们继续向山中进发。一路上眼睛忙不过来。突然,路前方两棵大树映入眼帘。那是道路两边相对而立的两棵大樟树,树干向路的中央微微弯腰,自然形成一个门洞。脑子里顿时冒出“迎客樟”的字样来。从迎客樟下穿过,恨不得要倒抽一口气。用“别有洞天”来形容已经远远不够了。如果说先前一路享受的是田原美色的话,那眼前进入视野的山谷野境就要叫古道幽情了。一条清泉在谷中流过,浅浅的水中到处是大大小小光滑晶亮的石头。河边野草繁茂,几头小水牛在小河滩上悠然地吃草。
此处美景的点睛之笔是前方不远的一座古桥,岁月在瞬间倒转。桥的一头连着我们行进的石板路,另一头石板路就延伸进山了。桥下半圆的桥洞带着倒影,从桥洞看过去,潺潺的流水顺着一大片平滑的岩石坡缓缓流下。再过去见到几个村妇在河边洗衣裳,身影融合在近水和远山村庄中。我沿着古道走上了石桥,心中满是感慨和惊叹。要不是那两旁的石刻桥栏,这里已没了桥的模样。桥面几乎被野草完全覆盖,只剩下中间狹狹的一条石板通道。看得出,这古桥行走的人并不多。石头桥栏早已失去了原石的色泽,岁月的风霜深印在上面。此刻站在桥上的我,已分不清今夕是何年。就是今日翻出这些照片,仍禁不住感叹大自然的千万年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