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春节自驾游
走到下晓起与上晓起之间相连的古驿道,我们便和热情的汪晓军道别了。沿着狭狭长长的青石板小道往里走,两边是开阔的农田,周围是笼罩着雾气的青山,感觉那空气真是好极了。我这么一边走着一边在脑海里想像着古人推着独轮车行走的光景,眼前却不时碰见胸前挂着长枪短炮的“色友”们接踵而至,那感觉可真够奇妙的。
还未到上晓起,远远的就听到了“哗哗”水流声。同下晓起一样,“哗哗”流水的水口旁便是古樟撑天,这樟树可是晓起的看点!村里人自古看重树和水,说树能护人水能聚财。
上晓起一般是官宅。可能是因为地理深远些的缘故,这里基本没有被现代所破坏。我们走进一家“大夫第”,看宅的老人自称是第四代子孙,已77岁,口齿依然清楚,乡间的确养人呐。转入天井,顿觉昏暗。我沿着一侧吱吱哑哑的木梯攀至楼上,见过道里堆着些杂物,散发出霉味,想那时光行走到这里一定打瞌睡不愿再走了。
这天天气也不好,阴天。老宅既高且深,昏暗诡秘,在里面自有种说不出的压抑感!我拉妻逃也似地跑出来,立在青山绿水间再回望那幢幢农户人家,却又觉得种说不出的秀美!怪,莫非我们对历史本就怀有一种既恨又恋的情怀?
游走在清华
这一天近中午我们从晓起启程,沿婺源官道向县城方向驶进。沿途要经过伟人故里的江湾,古埠之称的汪口,这些不去也罢。本来打算要去李坑那著名的小桥流水人家看看的,怎奈我们一来在晓起耽搁长了些,时间有些紧;二来这李坑开发最早,想那商业气息已经非常浓了,这次不看也罢!
但婺源的县城——紫阳镇不能不去看看的,尽管我们要去的目的地清华镇并不非要经过它。
从旅游角度来说,紫阳镇的确没有什么好游玩的,除非你对摆设的历史和古董有兴趣,你可以去看看位于紫阳镇的婺源博物馆。
我所以觉得要稍微绕道弯进去看看,理由很简单:来婺源游玩总不能不看一眼它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县城吧?何况我们是自驾车很方便的啊。
婺源县城已经比较城市化了,而且是现代的那种,这也就意味着它与崛起在中国大地上的其他城市没有什么区别了。不过它的形状的确也比较独特,它的中心城区竟像根伸长的舌头。我们驱车从文公路进,经天佑路过东门大桥就来到了“舌头”上,婺源县政府、紫阳镇政府、博物馆、人民广场等都在这条“舌头”上。我们本打算在县城解决午饭,怎奈县城还沉浸在过年的气氛中,大街上人们只管走亲访友,为数不多的饭店却都兀自打着佯。我们只得又沿环城路转锦屏路、茶香路从天佑大桥返回进来时的文公路,就依然返回旅游线路往清华镇去了。
到清华镇已快一点了,找到吴老师的“驴友驿站”,把车停放好,就在驿站的餐厅就餐。
点了婺源有名的荷包红鲤鱼,一碗冬笋肉丝汤和一盘青菜。我又要了一小瓶清华婺酒。今天是1月31日,是我的生日啊,我可得喝点酒庆贺庆贺。想去年春节游杭州时,我和妻到鲁迅的家乡绍兴,我也要了瓶绍兴老酒尝尝。今年过年在婺源又品尝婺酒,你说这日子过得好不好?清华婺酒是药酒,用天然泉水、食用酒精、当归、砂仁、檀香、丁香、黄芪、灵芝、冰糖等勾兑而成,那味道不像以前在重庆尝的那种自家泡酒那么冲。尽管清华婺酒平和许多,但对不善酒的我来说,才喝几口就晕呼哉也!
喝过酒、吃完饭,我们就抛下车,游走在清华镇头。
清华镇不大,却热闹异常,非婺源县城可比。旅游中巴按着汽喇叭来来回回,挂各地牌照的小汽车进进出出,还有许多“酷驴”背着硕大的背包在街头结伴而行……原来那名气极响的廊桥——彩虹桥——就在这个镇上!我们就这么从驴友驿站出来,在镇上走走看看、说说笑笑,不多久就来到了彩虹桥旅游景区。
彩虹桥被一栋建筑物遮挡得密密实实。须到那建筑物里购买了门票进去,方能看得见那从网上、书上欣赏过无数遍的彩虹桥,她就这么真实地立在了我们的眼前!
收尾于景德
前一天下午我们在彩虹桥悠然地玩了许久。自驾游就有这样的好处,不必被人催着、逼迫着。在彩虹桥景区门前,停着许多旅游大巴,我们在一侧的商贩旁坐着啃甘蔗,就不时听到导游在那儿喊“快上车!快上车!”害得人家匆匆从贩子手中夺过甘蔗就往停车场上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