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一个我的婺源--如诗似画上晓起
此次婺源之行,我的既定目标是北线,因此到紫阳镇后就直奔清华,意欲以此为据点,辐射北线周边各点。
东线有很多开发较成熟的景点,如李坑江湾晓起汪口等早已耳熟能详。不过越是冠以“景点”的地方倒容易让人产生距离感,恐怕这里会加入太多的人为因素,这已成为一种通病。
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一到清华就遇上了深圳来的小李MM,她已玩完北线要去庆源。庆源是东线方面的“边远地区”,去的人少,也是我的兴趣所在,正好乐得结伴。清华的吴老师帮我们联系到庆源的詹老师,詹老师又给我们找好了农用车在晓起等我们,这才有了晓起之行。
一条翻过小山坡的青石板路把我们带近晓起。村子外风光尚好,小河,石桥,晾晒的黄豆,洗衣的村妇。可一进村内就倒了胃口。那无处不在的木器店“古玩”店还有七七八八的各色店铺,弄得这里村不象村,街不象街。村外几棵大樟树本来算是一景,周围又摆着好些小摊贩,不伦不类。这就是网上盛赞的美丽的晓起?!正在我们极度失望之时,突然想起晓起是有上下之分的,莫不是还有一个我们未见到的晓起?赶紧打听,说是离此两三里路还有一个上晓起,我们立马向别人指引的方向出了村子(下晓起)。
眼前是一大片伸展向远方的金黄色稻田,视野一下子开阔起来。正犹疑间,一个文质彬彬的小伙子走过来。他热情地问我们是不是需要帮助,然后带领我们向上晓起进发。
一条长长的望不到头的青石板路夹在翻滚的稻浪中间,一直伸向前方,稻田的两边是葱翠的山峦。石板路的尽头,在丛山的围抱下,隐隐见到一个白墻黑瓦的小村庄,那一定就是上晓起了。因着下晓起的失望所带来的灰暗心情顿时一扫而光,我们正在向画中行去。
小坡上一座迎客亭,一架别致的贴河而过的小竹桥,一棵横卧小河之上的大樟树,这就是上晓起标志性的村口。引领我们进村的小伙子姓黄,就是茶叶公司专门派驻上晓起经营和宣传茶文化的,这也是上晓起唯一“开发”的项目。由此我们又进入了茶的世界。
上晓起是一个只有80户的小村庄,一条小河从村中通过,房屋沿河流而建。上晓起至今能保留她清新质朴的原貌,完全有赖于她的“与世隔绝”。她通向外面世界的唯一通道就是我们刚刚走过的那条石板路。这也使得她同下晓起形成了两个截然不同的天地。因为两面山峰的夹击,村旁田地极少,自古以来都是以种茶为生。据村民说,全村以种水稻为主的只有八户。可我们满眼看去,并不见一棵茶树。村民笑着告诉我们,茶园都在山的背后,有好几百亩呢,那一面山势较缓,才适合种茶。看着朝村子这面陡峭的山峰,想象着他们每天要翻过这高高的山岭去管理茶园,想象着那几百亩茶园是怎样的景致,我们倍感他们劳作的艰辛。况且,我们怎么也没找到他们翻山的小路,不知他们是怎么翻山越岭的。
上晓起的种茶历史引来了茶文化的发展。一过村口小河,就是小黄他们公司的茶叶作坊兼茶室了。茶叶作坊是完全仿造古代制茶的工艺,用水做动力,没有丝毫污染。遗憾的是由于今年缺少雨水,那一排排原始的炒锅都没有开动,见不到炒茶的热闹场景。好在还有那素雅古朴的茶室,茶叶公司同南昌女子职业学院合作的茶艺使我们大饱眼福和口福。女子学院的茶艺表演在国内外都小有名气呢!给我们演示茶艺的小李姑娘是女子学院的老师,她一举手一投足真是韵味十足。再加上她那丰富的茶叶知识,让我们获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