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旅游攻略:台湾初体验
“哈,台湾的飞车党好多啊!”听着轰隆的马达声,有团友笑着说道。“那是因为台湾几乎没有人闯红灯,所以,看到绿灯后,驾驶员、车手就可放心大胆的向前开了呀!”张先生略带自豪的解释道。哦,原来如此。除此之外,在台湾,你随便走进一家商店,无论店的规模大小,也不论你是否购物,店里的工作人员都是笑脸相迎,嘘情问暖,客气的使人觉着不买些东西反倒有些过意不去了。在街上,在任何角落,你遇到的,听到的都是温文尔雅的人或话。
台湾民众平和、礼让的处事态度真是不由让我赞叹!我常想,是什么样的社会环境才能教育培养出这样一批民众呢?其实,答案就在我们的身边。此行我看到我们所住的每房间,都有一两本基督教《圣经》,以供客人随时翻阅。打开电视,便可听到“做好事、说好话、存好心”等诸如此类的公益广告,此外,台湾的电视还开辟了许多宗教频道,晨起诵经、夜晚则是大师授业解惑。
经常熏陶在这样的善言训育中的民众,能不文雅谦让吗?当然,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台湾政府对教育的重视。早在蒋经国先生执政期间,在政府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他仍然将义务教育从六年提升到九年。即使时下,当局也担当着引导全社会关注、重视教育的重任。我们经过的每一个社区,几乎都会看到建有学校,我们在台北住的芦州成旅晶赞大饭店对面就是徐汇中学。我们途中用餐的好几个饭店,中厅悬挂的牌匾都是写着“投身教育”几个大字,而非我们常见的“财源广进”、“家财万贯”。“游”在台湾D1:参观国立故宫博物馆
台北故宫博物院位于山清水秀的外双溪,1965年落成,占地1200亩。从外观上看,整体建筑的设计理念秉承了中国宫廷式的建筑风格,不过和北京故宫红墙金瓦一派恢弘堂皇的皇家气派相比,台北故宫博物院碧瓦黄墙、雕栏玉砌,在四周青山的掩映下,显得庄严而又典雅。有人说:到北京故宫看的是建筑,到台北博物院看的是宝物。的确,目前这里珍藏有65万件珍贵文物,一般每3个月更换一次展品。
但是,要把这65万件珍品全部逐一展示完毕,最少需要30年的时间。可见,所谓的北京故宫“有宫无宝”、台北故宫“有宝无宫”的说法倒也真不为过啊。当人走进这博物院,看到那满目稀世珍品后,这院外建筑是否宏伟似乎早就淡化于无形间了。
台北博物院的三大镇院之宝——翠玉白菜、肉玉和毛公鼎是每一位到此的游客必需瞻仰的珍品。儿子早在电话里就一再关照我,说:“到台北故宫一定要去看白菜和肥肉啊,不然,你就白去了!”三宝的选材、立意、做工当然无可挑剔,举世无双,观者自然一拨接着一拨。
由于对这三宝的珍视,连带着我在博物院纪念品商店中带回的一个吊有仿制白菜的多彩圆珠笔,竟也荣幸地被儿子当选为最佳礼品,还写入到他每日一谈的小作文中!除此之外,院中其他的玉器、瓷器可以说件件精美,举世无双。
你看那每一件展品,如今都风轻云淡的静立在橱窗里,淡定的接收着一批又一批游客的唏嘘赞叹,可又有谁知道,其实它们都是历经了无数的奔波曲折,它们的背后都有着动人的故事。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历史故事的传说,它们的价值才会得以超越。展品中几件曾被汪伪政府送给日本人的玉器也尤为观者瞩目。行走在这博物院中,看着这一件件精品、绝品,我心中不觉涤荡起一种“本是同根生”的感觉,这感觉恰如那博物院的主题曲《爱延续》中所要表达意思一样:这些展品无论存放何处,北京还是台湾,乃至全世界,但它们都是中国民族文化的精髓,都是我们炎黄子孙的骄傲。在它们身上,中国悠悠千载历史和那血浓于水的亲情将会得到永久的延续!
D2:上午参观中台禅寺 下午 日月潭按说台湾岛地跨亚热带、热带两个气候,北回归线正好穿过到中央。全岛除高山地区外,平均气温均在20度,基本没有寒冬。可这天,刚好遇上内陆一股强冷空气袭扫台湾南北,气温直线下降。我只能把带的短袖、长袖、睡裤、外裤全都穿在了身,还是感觉有些凉。可见,我们大陆和台湾还真是唇齿相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