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雨中的乌镇
碧柳黄莺啼早春,古桥净水醉红尘。晚来谁处渔家曲,翠色轻烟一径深。
白居易《江南忆》
丹枫清霜里,看层林尽染,秋色宜人。此刻的微寒,是一种潮湿雾霭的感受
此时的西湖“雨打秋霜淡,风寒落叶红”,红叶萧索,该怎样画一里断梦,独歇一方好山好水,蒹葭清幽,赋一曲宋词载歌入乡。难怪自古在西湖边诞生的千古绝唱那么多。
离开杭州去了乌镇。乌镇是河流冲积平原,沼多淤积土,故地脉隆起高于四旷,色深而肥沃,遂有乌墩之名。
乌镇是一个有1300年建镇史的江南古镇。十字形的内河水系将全镇划分为东南西北四个区块,当地人分别称之为“东栅、南栅、西栅、北栅”
有人说,乌镇如今的红火是以我们原有生活的毁灭为代价的。眼前即刻闪现出我们曾经生活过的城镇的模样。是的,一座座小镇脱掉了罗衫长褂,现代得多了。可是,我们的生活却没法再回到以前的安静、闲适和与世无争的心安理得了。
穿行在这青石板屋、阡陌老巷,有一种错乱的时空感,怕是穿越了。。。。
《林家铺子》《春蚕》《子夜》,想必大家都熟知吧?矛盾先生就是乌镇人,先生笔下的江南市井人家,想必都是以这里为原型写出来的。先生已作古,文章长流传。
沿河廊下,蜿蜒的廊棚是一幅幅小镇民居图。门,大开着,绣花的,做画的,悠闲吸着烟闲坐的,天气好时,还有人把桌子搬到了外边,临河小酌,或者泡杯茶,优哉游哉。有小船摇过石桥,滑向远处……
乌镇没红的发紫前,这桥名气尚无,这桥宛然,静静的迎着人,载着人,它,只是交通之用。如今的古桥,成了景点,附加值高了,却也闹了,不知是值得喜?还是忧?桥边这木楼,这斑驳的楼板,不知可经得日复一日众多游客的踩踏?
多亏了这时节的微寒,才让这里回复了它本来的安宁,让我得以窥见它本来的面目。也对亏了这场初冬的雨,润湿了一切,这才是我心中的烟雨江南啊。
初冬的雨,丝丝的冰冷,殒落在如画的江南的古镇,飘飘荡荡在这个繁华的世界,满含着凉意,扫静了一切。。。。。
尽管手里还拿着丝绣的团扇,已远不是躲在深闺的旧模样。如今,乌镇这位江南的古典秀女已经是名播四海了。这样的乌镇能持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