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
我们各自在神山前留影!突然会觉得那种神圣而又神秘的面纱被我们掀开的感觉。因为神山的雪也会因四季的变化而变化。神奇的是光滑的山体,竟能挂住白皑皑的雪!加上宗教的色彩,这座上依旧会联想到这种独特的自然风光和神奇的山体(周围的两座山,连雪的痕迹都没有,而一座光滑的山体,竟能让白雪常驻,终年不融) 抛开宗教意义不说,这座佛教第一神山冈仁波齐的景色非常壮美。金字塔般的冈仁波齐峰和纳木那尼峰遥遥相对,静卧在雪峰的摇篮中的巴噶平原仿佛飘在云端。尤其在太阳照耀的时候,景色之美简直无法用语言描述。即使你不是佛教徒,当你沿着千百年来无数人踏过的转山小道从神山的脚下走过时,也会有一种在历史中游荡的感觉。而当你厉尽艰辛,完成转山以后,心中那种幸福的满足感更是无法形容。
而联想到宗教色彩,面对神圣佛地。从第一眼看到起不自主地对眼前的神山肃然起敬!看着虔诚的藏民在那里,磕头默念!我们的心突然也虔诚起来,心中默念想要祝福的人,自己想要达成的事!祈求一切安康,祈求万事顺心等等!
“小黑”也很聪明,它见我们在祈祷在默念,也停止脚步。蹲在神山前面。不知道是不是要祈祷下辈子要做条纯正的藏獒呢!它倒是很通灵性,感谢“小黑”一路相随,下辈子定会有好报的。。。或看或信仰,我们每个人都和“小黑”留了影,我们身后的便是“小黑”。。。。
看完和朝拜完神山我们更加有信心了,剩下的路更有难度,已经是中午12点了,剩下的路是饥寒交迫的过程。而最美的风景和经历都在后面让我们刻骨铭心——-在上午喝酥油茶那个帐篷,藏民告诉我们看到神山就到了一半的路程。我们深信不疑,但是剩下的路不知是不是体力下降的原因,那一段漫漫长路如同长征般艰辛。
在最佳观测神山的地点,往下走是一条下坡路。但是这里的海拔达到了5200米左右。有时候会因为步伐迈的大一些就会出现很多不适。任凭自己再有坚强的毅力,也不能拿生命开玩笑,累了就休息。休息几分钟继续上路。旁边的藏民不断超越我们,他们体力是我们无法比的。适应了高原气候,这点路只是辛苦腿脚!我们倒不怕腿脚辛苦,就是高原症状还是有的。我们每到一个不固定的休息点,只要是累了,就马上瘫在路边上,找个石头,背包一扔,把身上的拉链什么的解开以便更好呼吸。也许这样不对,每次休息是一种享受,每次出发是一种希望,每迈一个步伐是成功,每一次驻留是厚积薄发。
下午1点的时候,太阳倒是不算炙热。跨过这座桥便要开始翻过海拔5740的卓玛拉山口。
桥边上有藏民,捡起些牛粪开始生火,煮开水,泡酥油茶和吃糌粑。聚在一起的是一大帮人,老的60-70老人,幼小的孩子,藏族次仁与卓玛。我们向他们笑了下,双手合十,道声“扎西德勒”。有人想给我们递糌粑,我们拒接了。刚休息完,我们还要赶路。可惜的是,这座钢铁组成的桥,也不好走。我们在桥的另一端再次停下。不是为了休息,是为了桥下的冰川。
桥下的冰川结的冰,都快淹没桥面了。结的冰又结实,又在传达一份生命的讯息。这里也许就是孕育西藏文明,乃至印度文明的源头。水带来文明,冰包容着水!
过完这个冰川,这座桥。还要淌过一些会淹没脚的小河流,这些河流是太阳照射而融化的水,从山顶上爆晒,然后会破环水的结晶体,表面的冰只是薄薄的一层。冰下河水缓缓地流,我们踩在上面,冰就会破,我们的鞋也被水浸透了。而且我们无法避免这些小河流,所幸的是这段路程也不会很远!
其实最难走的路便是这一段了,这段记忆是我们最难忘记,记忆犹新的。山体呈60向上,坡度不是我们想象的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