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秋的独特习俗
中秋节是人们团圆的日子。不管有多忙碌,人们都会选择陪家人和最亲近的人一起吃顿团圆饭。广州老街坊对中秋节的重视程度不亚于大年三十。让我们来看看广州中秋的一些独特习俗。
广州中秋的独特习俗1:树中秋
中秋节在广州有种富有情趣的传统风俗,叫“树中秋”。每逢中秋节,各家要用竹条扎灯,灯的开头多样,不果品灯,也有鸟兽、鱼虫灯,也可砌成字灯。到了夜里,就在灯内燃烛,下面再联结许多小灯,用绳系在竹竿上。然后将竹竿插在房屋高处,如平台、屋顶或高树之上。灯笼越高越吉利入夜,满城灯火,如繁星点点,和天上明月争辉,以此庆贺中秋,也叫“竖中秋”。
广州中秋的独特习俗2:赏月之前拜月光
八月十五中秋节,从前也叫“月光诞”,广州人素有“拜月光”的风俗。根据老人家们回忆,农历八月十五当天,大家一早起来,就开始用月饼、水果祭祖拜神,晚上全家围桌而聚吃团圆饭。晚饭过后,便举行“拜月光”仪式。在天台或门口竖起竹竿,挂上彩灯和灯笼,摆上月饼、柚子、芋头、菱角、香蕉等,对月而祭。祭月时要焚香燃烛,烧“月光衣”。拜完月光后吃粥、吃田螺,一家老少在一起畅叙至深夜。
广州中秋的独特习俗3:穷人加入“月饼会”
“旧时很多穷人家过中秋买不起月饼,可以加入‘月饼会’,分十二个月缴份金,就能买到价钱实惠的月饼。”今年90岁的“老广州”郑垣说,广州人过中秋从来都少不了月饼,月饼也一向比其他糕点卖得要贵。“我记得上世纪二十年代开始,一些中小饼家和茶楼为了周转资金,搞起了一种‘月饼会’的组织,串联周边低收入居民按月交纳若干钱,从每年中秋开始,供足十二个月,到下年中秋前,就可从这个饼家茶楼取得一份月饼。”
郑垣回忆说,参加“月饼会”的人,多是低薪工人或开小店的居民,他们按月交纳份金,还可以获得正价八折左右的优惠,相当于如今的“分期付款”。
广州中秋的独特习俗4:对月食螺眼睛明
“小时候的中秋节,我们一家人都会在天台吃螺赏月,小孩子提着灯笼满街跑,既欢乐又温馨。”土生土长的广州人,吃紫苏炒螺是每个中秋不可少的“例牌”。“大人说中秋那天对月啜螺肉,越啜眼越明,所以每年中秋都会捧着一碗石螺,在天台上把眼睛瞪得大大地拼命地啜。”
不仅广州再中秋的独特习俗,广州周边地区也有很多中秋庆祝的不同习俗
广东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习俗,主要是妇女和小孩,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俗谚。晚上,皓月初升,妇女们便在院子里、阳台上设案当空祷拜。银烛高燃,香烟缭绕,桌上还摆满佳果和饼食作为祭礼。当地还有中秋吃芋头的习惯,潮汕有俗谚:“河溪对嘴,芋仔食到”。八月间,正是芋的收成时节,农民都习惯以芋头来祭拜祖先。这固然与农事有关,但民间还有一则流传广泛的传说:1279年,蒙古贵族灭了南宋,建立元朝,对汉人进行了残酷的统治。马发据守潮州抗元,城破后,百姓惨遭屠杀。为了不忘胡人统治之苦,后人就取芋头与“胡头”谐音,且形似人头,以此来祭奠祖先,历代相传,至今犹存。
以上是广州和周边的中秋的独特习俗,希望对各位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