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网,www.huochepw100.com

元宵节的来历和习俗

2013-11-15 16:34:17 火车票预订

  元宵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元宵节的来历和习俗是什么?元宵节的来历和习俗有哪些?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开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倡导佛教,听说佛教在正月十五日,僧人 瞻观佛舍利,并点灯敬佛,就下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都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必须挂灯。于是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成为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从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历程。

  到汉文帝时,即下令将正月十五确定为“元宵节”。在汉武帝时,把“太一神”(主宰宇宙一切之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已将元宵节定为重大节日。

  关于元宵燃灯的习俗,另有一说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是上元节,七月十五日是中元节,十月十五日是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是“天、地、人”三官,因天官喜乐,故上元节必须燃灯。

  元宵节的节期及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逐渐延长、扩展的。就节期的长短而言,汉代只有一天,到唐代为三天,而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就点灯,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有十天。因与春节相接,白天为市,热闹非凡,夜晚燃灯,蔚为壮观。尤其是那精巧、多彩的盏盏灯火,更使元宵节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又一高潮。时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扭秧歌、踩高跷、跑旱船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到四至五天。

  元宵节习俗吃汤圆

  吃“汤圆”是元宵节的一项重要习俗。汤圆,又名“汤团”、“元宵”。吃汤圆的风俗始于宋代,当时的汤圆称“浮圆子”,亦称“汤圆子”、“ 乳糖圆子”、“汤丸”、“汤团”,生意人则美其名日:“元宝”。宋元元初时,汤圆已成为元宵节的应节食品,所以人们又称它为“元宵”。

  如今,北方叫元宵,南方称汤圆。元宵依馅论,分有馅和无馅两种,有馅元宵又有咸、甜、荤、素之分;按制作方法分,有手中搓制、元宵机制和竹匾水滚等诸种;按粉制区别,则有糯米面、高梁米面等。

  看完小编介绍的元宵节的来历和习俗,相信大家一定会过个快乐而又有意义的元宵节。

● 往下看,下一页更精彩 ●
相关阅读
  • 动车停运
  • 七夕
  • 列车晚点
  • 热射病
  • 北京限行
  • 重阳节
  • 元旦节
  • 圣诞节
  • 情人节
  • 马来西亚航班失踪事故
  • 马来西亚客机坠毁
  • 公共自行车
  • 高铁旅游